一蹴即至简介
一蹴即至的意思
解释:
蹴:踏;至:达到
出处:
《李慎同治九年本张子全书序》
一蹴即至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一蹴而就
一蹴即至相关词语
- 1 至敬无文
- 至敬:极高的敬意;文:文饰,虚伪无用的举动。最高的敬意是不用文饰的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语法:至敬无文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一丝半粟
-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儿子不能挣得一丝半粟孝敬父亲,到要破费了父亲的产业,实在不可自比于人。”语法:一丝半粟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他为官清廉,不沾群众的一丝半粟
- 3 一世之利
- 天下的利益。
- 4 一十八层地狱
- 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判官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语法:一十八层地狱作宾语、定语;指最坏的处境。示例:皇帝的尊严真的要“升到三十三天堂,为玉皇大帝盖瓦”,臣民的自卑,也真的要“死到一十八层地狱,替阎王老爷挖煤。柏杨《暗夜慧灯 没有伦理观念》
- 5 同德一心
-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出处: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语法:同德一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6 一力撺掇
- 一力:极力;撺掇:怂恿、劝诱别人做事。指竭力怂恿别人去做某件事情,或竭力促成某件事情。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且说王婆一力撺掇那婆娘当夜伴灵。第二日,请四僧念些经文。第三日早,众火家自来扛抬棺材,也有几家邻舍街坊相送。”
- 7 振臂一呼
- 挥动手臂;大声号召。振:挥动。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语法:振臂一呼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号召。示例:此话甚有道理。目前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朝不保夕,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谁不揭竿而起。(姚雪垠《李自成》)
- 8 同功一体
- 指功绩和地位相同。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语法:同功一体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指功绩和地位相同。示例:郑父与克,同功一体之人,克诛,郑父安得不惧。(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九回)
- 9 一言陷人
- 陷:陷害。进谗言去陷害人。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后娶》:“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
- 10 日行一善
- 表示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
- 11 一杖一条痕
- 打一棒子留下一条痕迹。比喻做事扎实,效果明显。出处:《朱子语类》卷三十四:“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 12 同心一德
- 同“同心同德”。出处: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则平居有所裨益,缓急有所倚仗。”语法:同心一德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思想统一。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里面是一叠旧簿子,封面上写着四个大字:‘同心一德’。”
- 13 千闻不如一见
- 指听得再多还不如亲见更为可靠。出处:《陈书 萧摩诃传》:“安都谓摩诃曰:‘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语法:千闻不如一见作宾语、定语;形容了解事物不如亲自观察。示例:王氏想道:“‘千闻不如一见。’虽说丈夫已死,在几千里之外,不知端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
- 14 一发双贯
- 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出处:《北史·长孙晟传》
大家在问
蹴 字的笔顺写法
蹴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蹴 ”字共有19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点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撇 点 横 撇 竖弯钩 点
2、蹴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