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不如目见简介
耳闻不如目见的意思
解释: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语法:
耳闻不如目见复句式;作补语、分句;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
示例:
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目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成语造句
- 1.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刘向
- 2.耳闻不如目见,你最好下去亲自看看。
- 3.耳闻不如目见,吾曹目见,何可共辨!
- 4.秦梦瑶听凌月华说起陈煦接骨的手法,不过耳闻不如目见,此时一见,她叹为观止。
- 5.这位想必就是云梦国的齐宗师吧,果然器宇不凡,耳闻不如目见。
- 6.既然是奖励,那必然是好东西,可以暂时不用去想它,如果真按照那个洛凌天子爵的话来说,剧情结束自己回到新世界便可以知道这一切,毕竟,耳闻不如目见。
英语翻译
- 英语:
seeing for oneself is better than hearing from others
- 其他:
<法>mieux vaut voir de ses propres yeux que les ouǐ-dire
耳闻不如目见相关词语
- 1 数见不鲜
-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出处:《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语法:数见不鲜作谓语、定语;指司空见惯。示例:这种谣言,在各处所发生的真数见不鲜了。(鲁迅《集外集拾遗启事》)
- 2 怙过不悛
- 坚持错误不改。出处:清·林则徐《传谕唩嚟哆将澳门洋楼鸦片呈缴》:“倘再执迷不悟,不肯尽数缴呈,妄思存留售卖,是其有心违抗,怙过不悛。”语法:怙过不悛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今如诸君约,苟能痛改前非,以国家为前提,则宽其既往……如仍怙过不悛,则玉麟辈一介武夫,为国家起见,惟知以武力判断。黄远庸《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
- 3 国已不国
- 一个国家已经不像一个国家
- 4 不可或缺
- 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示例:为了宣扬国威,外交场合上的繁文缛节还是不可或缺。
- 5 半死不活
-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毫无生气;形容人精神不振或事业萧条。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听说停刑的头一日,即是昨日,站笼上还有几个半死不活的人,都收监了。”语法:半死不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人或事物没有生气。示例:想跑,水裹住他的脚,他就那么半死不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曳。(老舍《骆驼祥子》十八)
- 6 久悬不决
- 拖了很久,没有决定。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9回:“及乎最近曹锟、吴佩孚加兵于东南,则久悬不决之金佛郎案即决定成立。”语法:久悬不决作谓语、定语;指搁置。示例:这是一个久悬不决的问题
- 7 不鸣则已
-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示例: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8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语法:伸手不见五指作谓语、定语;形容天很黑。示例:钱钟书《围城》:“夜黑得太周密了,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在这种夜里,鬼都得要碰鼻子拐弯。”
- 9 疲乏不堪
- 不堪:不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出处: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语法:疲乏不堪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疲乏。示例:我已经疲乏不堪了
- 10 一尘不倒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花朝月夕,独自爽怀,一尘不染,万念胥空。”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11 闻香下马
- 闻到酒的香味,尽管正骑马赶路出处:《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
- 12 趋之如鹜
- 趋:快走;鹜:野鸭。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1卷:“毕尚书宏奖风流,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语法:趋之如鹜作谓语、定语;指竞相追逐。示例:茅盾《脱险杂记》:“早上起来还没吃东西,自然大家趋之如鹜。”
- 13 大门不出,二门不进
- 14 如坐针毡
-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处:《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语法:如坐针毡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情不安。示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