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之荐简介
祁奚之荐的意思
解释:
春秋晋国大夫祁奚告老,将辞中军尉职事。晋悼公问谁可承接,祁奚先推荐仇人解狐。复问,又荐举其子祁午。时人因而有“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之誉。后用为善于荐贤之典。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语法:
祁奚之荐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示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文苑传·刘梁》:“故解狐蒙祁奚之荐,二叔被周公之害。”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之间权力斗争十分激烈,范宣子赶跑了他的外孙栾盈,并杀了他的同党羊舌虎。大夫祁奚向晋侯请求告老还乡,晋侯问他谁可以接任,他推荐了他的仇敌解狐。晋侯问谁可以担任中军尉,祁奚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祁奚之荐相关词语
- 1 刻意为之
- 用尽心思做某件事
- 2 丛兰欲秀秋风败之
- 兰:兰草;秀:开花;败:衰败。兰草要开花,但秋风使之凋谢。比喻好人做好事而遭坏人陷害。出处:《文子·上德》:“日月欲明,浮云蔽之;河水欲清,沙土秽之;丛生欲脩,秋风败之。”
- 3 虎豹之驹
- 驹:两岁以下的幼马或少壮的骏马。指虎和豹的幼子。比喻志向远大的英俊少年。出处:《尸子》:“虎豹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
- 4 十日之饮
- 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出处:《史记·范睢蔡泽列传》:“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语法:十日之饮作宾语;指朋友聚会。示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新年略有俗务,三四日后,自当敬造高斋,为平原十日之饮。”
- 5 菜果之物
- 比喻没有才能的人。出处:汉·王充《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不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
- 6 蒲柳之质
- 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出处:明·朱之瑜《朱舜水集·答吉弘元常书》:“仆犬马之年,方古人而深愧;蒲柳之质,叹先秋而早零。”语法:蒲柳之质作宾语;比喻衰弱的体质。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1回:“公主所论,实切愿怀;但恐蒲柳之质,难与国英雁行。”
- 7 一面之旧
- 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比喻交情很浅。出处:汉·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 8 急人之难
-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语法:急人之难作谓语、定语;指帮人解决困难。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现在能够象你这样急人之难,古道热肠的,不多了。”
- 9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自然变黑。比喻好人处在坏的环境里,也会逐渐变坏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语法: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作分句;指环境对人的影响。
- 10 右传之八章
- 打了一顿巴掌。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4回:“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放肆之嘴,打了十个‘右传之八章’。”语法:右传之八章作宾语;指挨打。
- 11 路叟之忧
- 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行游,中路闻哭者声,其音甚悲……见之,丘吾子也,拥镰带索而哭。孔子辟车而下问曰:‘夫子非有丧也,何哭之悲也?’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原闻三失。’示例: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交友而后绝,是三失也。树欲静乎风不定,子欲养乎亲不待。’”
- 12 著之竹帛
- 著:写作;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指著书出处:章炳麟《与龚未生书》:“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语法:著之竹帛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3 七尺之躯
-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语法:七尺之躯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老舍《小动物们(鸽)续》:“检点残军,自叹晦气,堂堂七尺之躯会干不过个小小的鸦虎子!”
- 14 簠簋之风
- 簠簋:古代食器、祭器。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语法:簠簋之风作主语、宾语;用于社会风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