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世不朽简介
殁世不朽的意思
解释:
指身虽死而名声、事业长存。
出处:
唐·白居易《与刘总诏》:“卿之先父,为朕元臣,大节殊功,殁而不朽。”
殁世不朽相关词语
- 1 寡不敌众
-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出处:先秦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语法:寡不敌众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示例:王朗寡不敌众,与白虎、周昕杀条血路,走入城中,拽起吊桥,坚闭城门。(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 2 蠖屈不伸
- 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出处:清 戴名世《序》:“即诸同学之士亦多食贫作苦,蠖屈不伸。”语法:蠖屈不伸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人在蠖屈不伸的时候不能气馁
- 3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语法:不入虎穴,不得虎子作主语、分句;指只有经历艰难才能成功。示例: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我们还得亲自去一趟
- 4 言不逮意
- 见“言不达意”。出处:宋·程颐《与吕大临论中书》:“窃恐辞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辄露所见,求益左右。”语法:言不逮意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作文等。
- 5 不愠不火
- 愠:发怒,生气。形容性格温和,不生气。
- 6 正言不讳
-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出处: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语法:正言不讳作定语、状语;指直说。示例: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唐 苏试《〈凫绎先生文集〉叙》
- 7 不得不发
- 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出示例:我写这篇反驳文章也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8 不习地土
-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出处:《南史 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语法:不习地土作谓语、定语;同“不服水土”。
- 9 不稂不莠
-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出处:《诗经 小雅 大田》:“既坚既好,不稂不莠。”朱熹集传:“稂,童粱;莠,似苗。皆害苗之草也。”语法:不稂不莠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示例: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耽误了人家女孩儿,岂不可惜。(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
- 10 不自满假
- 不自满,不自大。出处:《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语法:不自满假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示例:且圣人之心,只是不自满假。明·吕坤《答赵乾所嵇勋》
- 11 半信不信
- 指不完全相信。出处: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语法:半信不信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似信非信。示例:定半信不信,心中犹豫。《三国演义》第八七回
- 12 力不副心
- 副:符合。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出处:唐·无名氏《阴德传·韦判官》:“何幸明灵俯降,但揣微贱,力不副心,荀可施于区区,敢不从命。”语法:力不副心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
- 13 箭不虚发
- 箭射得准;每发必中。也作“弓不虚发”。出处: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弓不虚发,应声而倒。”语法:箭不虚发补充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办事有充分的把握。示例:《三国演义》中的马超箭不虚发,百发百中。
- 14 不刊之说
-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语法:不刊之说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