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微简介
具体而微的意思
解释:
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语法:
具体而微紧缩式;作宾语、定语;指内容大体都有。
示例: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然而这位不甘落后的先生,就利用他的士兵无代价的强迫劳动,所谓‘兵工’,具体而微的筑造起来。
成语造句
- 1.我们需要的就是那种能够具体而微表达思想的人来帮助我们。
- 2.这种题不用写的这么复杂,只要你具体而微的表达一下就行了。
- 3.我们要学习雷锋具体而微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4.这篇文章具体而微的表达出了我们想要得到的所有信息。
- 5.它是战时广东乡村保甲政策在黄冈乡具体而微的体现。
- 6.这个模型是该城市的缩影,具体而微,一目了然。
英语翻译
- 英语:
small but complete
具体而微相关词语
- 1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
- 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出处:《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语法: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作谓语、宾语、定语;可分开使用。示例:我们要吸取教训,再也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了
- 2 似非而是
- 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语法:似非而是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这一项似非而是的答案让我迷迷糊糊
- 3 扺掌而谈
- 指谈得很融洽。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扺掌而谈。”示例:善言论者~,问地球一切事。 ◎鲁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 4 殁而不朽
- 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出处:唐·白居易《与刘总诏》:“卿之先父,为朕元臣,大节殊功,殁而不朽。”语法:殁而不朽作谓语、定语;指人的名声或功绩等。
- 5 死而无悔
-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语法:死而无悔作谓语、定语;指态度坚决。示例:清·许奉恩《里乘》第三卷:“死而无悔,不知是何居心也!”
- 6 沾体涂足
- 沾:浸湿、浸染;涂:泥。身体被沾湿,脚被沾上了泥土。形容耕作的劳苦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齐语》:“沾体涂足,暴其发肤,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田野。”语法:沾体涂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心广体胖
-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广:宽广;开阔;胖:安泰舒适。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语法:心广体胖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这时我无端有些感慨,心里想,大家现在都说“灾官”“灾官”,殊不知“心广体胖”的还不在少呢。(鲁迅《华盖集续编 记“发薪”》)
- 8 长驱而入
- 驱:快跑;长驱:策马快跑。迅速向很远的目的地前进。形容进军迅猛顺利,所向无敌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未到汉口,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长驱而入,势如破竹。”语法:长驱而入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等。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4回:“不要说别事,即如一道长城,至今七八百年,外寇不能长驱而入,皆此城保障之功也。”
- 9 不期而会
- 期:约会。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或自动聚集出处:《穀梁传 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遇者志相得也。”语法:不期而会作谓语;指意外会见。示例:晚上九点钟光景,吴公馆里不期而会的来了些至亲好友,慰问吴荪甫在厂所受的惊吓。茅盾《子夜》十四
- 10 指日而待
- 见“指日可待”。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语法:指日而待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期不远。示例: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第四章:“倘计划既定,按图施工,则成效可指日而待矣。”
- 11 肆口而食
- 随意而吃。比喻一点也不拘束。出处:晋·陆机《演连珠》:“放身而居,体逸则安,肆口而食,属厌则充。”
- 12 溘然而逝
- 溘然:突然。指人忽然死去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徐录五》:“忽呼邻里语曰:‘同居三十余年,今长别矣,以遗蜕奉托可乎?’溘然而逝。”语法:溘然而逝作谓语;多指病故。
- 13 积微致著
- 积:集聚;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出处:晋·葛洪《抱朴子·疾廖》:“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沉龙舟,群轻所以折劲轴。”语法:积微致著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
- 14 源源而来
-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源源而来。”语法:源源而来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示例:果然有了此好,方士源源而来,零零星星,也弄去了好些银子,受过了好些丹客的哄骗。(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