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相符简介
表里相符的意思
解释: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出处:
明 方孝孺《王待制私谥议》:“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
语法:
表里相符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内外一致。
表里相符相关词语
- 1 积习相沿
- 沿:沿袭。长期养成的习惯被承袭下来。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以士庶之别,为贵贱之分。积习相沿,遂成定制。”
- 2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 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出处:《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语法: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作宾语、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示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目的一失,以后之种种遂不可设想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无政府说》
- 3 兵刃相接
- 刀枪武器互相接触。 指白刃战。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臣所止,惧兵刃相接。”
- 4 梦里南柯
- 南柯:指槐树的南枝。比喻一场美梦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夫人停婚》:“他实在咽不下玉液金波,谁承望月底西厢,变做了梦里南柯。”语法:梦里南柯作宾语、定语;指美梦。
- 5 囊里盛锥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后以“囊里盛锥”谓让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表现自己。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语法:囊里盛锥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问了三声道,有好男子跟的孙孔目哥哥往泰安神州烧香去,你正是囊里盛锥,尖者自出,我便道我敢去。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
- 6 不相闻问
-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语法:不相闻问作谓语;指不来往。示例:又三年,一贫如洗,更屡试不第,亲故白眼相向,渐至不相闻问。(清 霁园主人《夜谭随录 崔秀才》)
- 7 如影相随
- 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比喻两个事物关系密切或两个人关系密切不能分离。
- 8 浪子宰相
- 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出处:《三朝北盟会编》:“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而都人亦呼季彦为浪子宰相。”语法:浪子宰相作宾语;指浪子回头成为名人。示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21回:“因浪子宰相李邦彦力主和议,与粘没喝讲定。”
- 9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 君:敬称对方;终:终究。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出处:元 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语法: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作宾语、分句;用于劝人止步。示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也不往下送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 10 祸乱相寻
- 寻:连续不断而来。祸患战乱接连不断地发生出处: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此所以祸乱相寻,江河日下,武人专横,政客捣乱,而无法收拾也。”语法:祸乱相寻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皮相之士
- 皮相:从表面看。指仅看外表不察内情、见识肤浅的人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牧者曰:‘子乃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哉!’”语法:皮相之士作主语、宾语;用于鄙视。
- 12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语法:狭路相逢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对立双方互不相让。示例:狭路相逢这恶人,如何是好。(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二回)
- 13 相倚为命
- 倚:依赖。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出处:宋·陆游《青阳夫人墓志铭》:“平生相倚为命兮,未尝轻去吾亲之傍。”语法:相倚为命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
- 14 出于意表
- 谓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出处:唐·张读《宣室志》卷四:“一夕,风月晴莹,有扣门者,出视之,见一丈夫,衣冠甚伟,仪状秀逸。乔延入与坐,谈议朗畅,出于意表。乔重之,以为人无及者。”语法:出于意表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出乎人们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