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踵思望简介
举踵思望的意思
解释:
举:抬起;踵:脚后跟;举踵:踮起脚跟。形容十分思念,抬起脚后跟张望
出处:
汉·荀悦《汉纪·武帝纪》:“盖闻中国至仁,德洋恩普……举踵思望,如怙旱之望雨。”
语法:
举踵思望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举踵思望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举踵思慕
举踵思望相关词语
- 1 一举两便
- 举:做事。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落得永远快活,且又不担干系,岂非一举两便!”语法:一举两便作谓语、定语;指收获大。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5回:“又安众民之心,倘河近成功,也除通国大患,真是一举两便。”
- 2 朝思夕想
- 朝:早晨。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多用于男女恋情出处:明·陆采《怀香记·兰闺复命》:“青琐窥观生悒怏,苦杀也朝思夕想。”语法:朝思夕想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男女情爱方面。
- 3 瞻前思后
- 思前想后,反复思考出处:清·无名氏《玉娇梨》第14回:“又缘道途修阻,不能趋侍膝前,仰承教训,遂致孤身流落,有堕家声。瞻前思后,惭愧何堪!”语法:瞻前思后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举善荐贤,乃美事也;卿何荐人于朝,即自焚其奏稿,不令人知耶?”语法:举善荐贤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5 望梅阁老
- 喻徒有虚名之官。出处: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语法:望梅阁老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思若涌泉
- 思:思绪,文思。指人的文思如泉水涌出。形容文思丰富敏捷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强记冶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思若涌泉。”语法:思若涌泉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文思。示例: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思若涌泉名海内,从来苏李擅当时。”
- 7 誉望所归
- 誉:名誉;望:声望;归:归向。指声誉所托为众人所敬仰出处: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卢钦兼掌,誉望所归,元集兹日。”语法:誉望所归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瞑思苦想
-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出处:《十月》1981年第2期:“这会儿你在这儿瞑思苦想,脑子里一定在盘算:怎么样再干?——我能够猜得出。”语法:瞑思苦想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我瞑思苦想了很久,还是得不到答案
- 9 观望徘徊
- 观望:看风头,犹豫不决;徘徊:来回地走。形容犹豫不定,坐观事态发展出处:李群《杀人篇》:“总之因循苟安之积习牢不可破,观望徘徊,不肯身先发难,所以然者畏杀而已。”语法:观望徘徊作谓语、定语;形容犹豫不决。
- 10 百堕俱举
- 堕:荒废;废弃。指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同“百废俱兴”。出处:钱基博《吴禄贞传》:“在边三年,百堕俱举,而刊有《延吉边务报告》四册,则其客江阴章钟祚搜辑禄贞在边之书牍也。”语法:百堕俱举作谓语、定语;形容建设事业兴旺发达。
- 11 抚今思昔
- 见“抚今悼昔”。出处:秦牧《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抚今思昔,心头掀起了思想的浪花。”语法:抚今思昔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古论今。示例:孙犁《听朗诵》:“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
- 12 殚精极思
- 殚:竭尽。竭尽心力思虑谋划出处:朱自清《钟明序》:“其中典礼集会之词,标新立异固不同,机械陈腐亦不可,每殚精极思,广事征引,而学识肤浅,语焉不畅。”语法:殚精极思作谓语、宾语;用于思考。
- 13 就日望云
- 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万民
- 14 接踵而来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到来;脚步紧相连。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当此内忧外患接踵而来,老夫子系天下人望,我倒可惜他多此一段闲情逸致!”语法:接踵而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接连不断地来。示例:整个的“新饭碗”一时虽未找到,零碎的小事却接踵而来。(邹韬奋《经历 新饭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