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简介
冯唐易老的意思
解释:
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出处: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语法:
冯唐易老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人生。
示例:
冯唐易老双蓬鬓,殷浩难投一纸书。元·吴景奎《寄苏伯夔诗》
冯唐易老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冯唐已老
成语造句
- 1.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2.阿顾,阿顾,一顾倾心,再见铭记。阿冯,阿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墨舞碧歌
- 3.岁月蹉跎,冯唐易老,这时的瞿式耜已经五十四岁了。
- 4.呵呵,古代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今有我卫白衣,守着已经落败的书法界,甚至文字界,何苦来哉。
- 5.中郎就是指汉文帝时的中郎署冯唐,飞将就是李广,这两人一个惊才绝艳,一个武艺过人,然而时运不济,结局却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6.可惜壮志无用,冯唐易老,终知一切都是空无,唯有道心永存。
成语故事
- “初唐四杰”的王勃因《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逢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大宴宾客,吟诗作乐,王勃在席上即兴作《滕王阁序》感慨自己:“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易老相关词语
- 1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移祸:嫁祸。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语法: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更弦易辙
- 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出处:《明史·潘埙传》:“今春秋已盛,更弦易辙,此其时也。”语法:更弦易辙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要以学力为浅深,其大旨罔有不同,固无俟于更弦易辙也。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下》
- 3 冯欢弹铗
- 指怀才不遇或有才华的人希
- 4 不易之分
- 易:变;分:节操。忠贞不二的节操。出处:宾戏主人曰:‘盖闻圣人有壹定之论,列士有不易之分,亦云名而已矣。 汉·班固《答宾戏》
- 5 江山不老
- 江山:山川,山河;老:衰。高山大河千古长存,永不衰老。比喻人长寿或祝人长寿出处:宋·林外《洞仙歌》词:“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语法:江山不老作谓语、宾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翟灏《通俗编·祝诵》:“按今婴饰间多镂江山不老,日月同年等字为祝辞。”
- 6 遗老遗少
- 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出处: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语法:遗老遗少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示例:这些遗老遗少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 7 弃易求难
- 丢掉容易的而寻求困难的。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伏湛传》:“陛下舍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恐惧,诚臣之所惑也。”语法:弃易求难作谓语、宾语;用于选择。
- 8 老来俏
- 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还闹这些花样,倒是一个‘老来俏’。”语法:老来俏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双眼明亮,身材苗条,是个‘老来俏’。”
- 9 田夫野老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出处:《北齐书·王琳传》:“当时田夫野老,知与不知,莫不为之歔欷流泣。”语法:田夫野老作主语、宾语;指农民。示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至谓作者搜采异闻,乃设烟茗于门前,邀田夫野老,强之谈说以为粉本,则不过委巷之谈而已。”
- 10 冰山易倒
-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出处:《蝴蝶媒》第十三回:“那越公虽待我不薄,奈他年寿无多,冰山易倒,未可久留。”示例:人们纷纷投靠宰相杨国忠,张彖却认为冰山易倒,决不依附权贵。
- 11 改辕易辙
- 辕:车辕;辙:车走过的痕迹,借指道路。改变车辕的方向,走新的路。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张秦》:“其初改辕易辙,如枯弦敝轸,虽成声而跌宕不满人耳;少焉遂使师旷忘味,钟期改容也。”语法:改辕易辙作谓语、宾语;指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示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38回:“一遇变故,便改辕易辙,颂德称功。”
- 12 老成之见
- 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老练而周到的见解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不想今日原从这着,可见老成之见,大略相同。”语法:老成之见作宾语;用于观点等。
- 13 田畯野老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出处: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其或蹲林卧石,籍卉班荆,不过田畯野老,渔父樵客。”语法:田畯野老作主语、宾语;指农民。
- 14 易于反掌
- 犹易如反掌。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语法:易于反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宋·秦观《李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