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博如天简介
溥博如天的意思
解释:
形容广阔,犹如无边的天空。
出处:
《礼记·中庸》
溥博如天相关词语
- 1 漫天掩地
- 铺天盖地。出处:瞿秋白《饿乡纪程》:“苍茫的暮霭,渐渐地漫天掩地的下罩,东方故国送别的情意,涌出一丸冷月安慰我的回望。”语法:漫天掩地作定语、状语;用于数量多。
- 2 洞天福地
- 道家指神道居处。现喻指名山胜地或非常幽美的环境。出处:宋 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语法:洞天福地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如此洞天福地,倘得几间幽室,在此暂住几时,也不枉人生一世。(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九回)
- 3 天人共鉴
- 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9回:“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语法:天人共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
- 4 如无其事
- 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统领听不见,庄大老爷也听不见,就作为如无其事,不去提他了。”语法:如无其事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 5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 衣服以新为好,身边相伴的人以原来的为好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衣莫若新,人莫若故。”语法: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如坐春风
- 如同坐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育。出处: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第四卷:“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州,逾月而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语法:如坐春风动宾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唐弢《琐忆》)
- 7 天灾地妖
-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出处:《孔子家语·五仪》:“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语法:天灾地妖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九天揽月
-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出处: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语法:九天揽月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志向。示例: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词)
- 9 无如奈何
- 无可奈何。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此人则是贪恋酒色,无如奈何。”语法:无如奈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采蕨充饥饿,也是无如奈何。”
- 10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天下为一,春秋之义,王者无外,偃修封域中,而辞以出境何也。”语法:天下为一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 11 天水一色
-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示例: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 12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出处:《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语法:面如土色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妹妹十分胆小,会被一只虫子吓得面如土色。
- 13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 只求不愧对自己的内心
- 14 跼地籥天
- 指惶恐不安的样子。籥,古同“钥”,锁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