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揽月简介
九天揽月的意思
解释: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出处: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语法:
九天揽月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志向。
示例: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泽东《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词)
成语造句
- 1.运用九天揽月的吸附力紧紧的贴在壁崖上,陡峭的悬崖壁便是现入唐禹眼中。
- 2.据说这飞天龙枪,人一旦使用了它,能腾云驾雾,可上九天揽月;又能钻水入泥,可下五洋捉鳖!
- 3.您但说无妨,哪怕是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我也在所不辞!强爷使劲拍着胸口认真的说道,那种重情重义的神态,彷佛可以为张旭随时挡子弹一样。
- 4.对女人万般温柔,对敌人冷酷无情,上可九天揽月,下可立地成佛,一个字,神!
- 5.大约在千年以前,九天揽月曾出过一名无尽元神,其威名名震九天,可惜的是,这位元神不同于其他元神,他乃修魔所生。
- 6.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英语翻译
- 英语:
clasp the moon in the Ninth Heaven
九天揽月相关词语
- 1 日月重光
-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出处:《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语法:日月重光作谓语;指新的清明局面。示例:《宋书·孝武帝纪》:“皇家造宋,日月重光,璇玑得序,五星顺命。”
- 2 消磨岁月
- 消磨:虚度。虚度年月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再说那舅太太只和姑娘这等消磨岁月,转瞬之间,早度过残岁,又到新年。”语法:消磨岁月作谓语、定语;指虚度年月。示例:丰子恺《吃瓜子》:“要‘消磨岁月’,除了抽鸦片以外,没有比吃瓜子更好的方法了。”
- 3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天下为一,春秋之义,王者无外,偃修封域中,而辞以出境何也。”语法:天下为一作谓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 4 天水一色
-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出处: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示例:那洞庭湖真个波涛万顷,~。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 5 声闻九皋
- 九皋:深泽。比喻负有盛名,为世人所称誉。出处: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敬想足下声闻九皋,诗成七步,涵蚌胎于学海,卓尔超群。”
- 6 学究天人
-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法:学究天人作谓语、定语;指学识渊博。示例:方今皇帝资生知之上才,体沈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学究天人。(《梁书 钟嵘传》)
- 7 滔天之罪
- 形容罪恶极大。出处:宋 苏轼《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稍正滔天之罪,永为垂世之规。”语法:滔天之罪偏正式;作宾语;比喻罪恶极大。示例:内贪淫欲,滔天之罪,理合法更凌迟。明 罗贯中《风云会》第四折
- 8 天塌地陷
- 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语法:天塌地陷作宾语、定语;比喻重大灾变。示例:一阵机关枪响之后,紧接着就是天塌地陷似的几阵大声,门窗震动。冰心《我的邻居》
- 9 天下无敌
-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语法:天下无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某闻许都曹操,扫荡中原,吕布、二袁皆为所灭,近又破马超,天下无敌矣。(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 10 天打雷轰
- 比喻不得好死。 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好婶娘,亲婶娘,以后蓉儿要不真心孝顺您老人家,天打雷劈。”示例:他发誓:“我要是撒谎,就让天打雷轰!”。
- 11 腼颜天壤
- 腼颜:厚着脸面。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
- 12 戴月披星
-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披星戴月生受。”语法:戴月披星联合式;作谓语;指起早贪黑。示例:真是个迎风冒雪,戴月披星。(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
- 13 天灾地妖
-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怪异。出处:《孔子家语·五仪》:“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语法:天灾地妖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天人共鉴
- 鉴:审察。天公、众人皆可审察。表示诚实无欺。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9回:“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语法:天人共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区区之心,唯以地方秩序为主,以人民生命财产为重,始终不渝,天人共鉴。(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