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辞重币简介
卑辞重币的意思
解释:
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齐惧,必卑辞重币以事秦。”
语法:
卑辞重币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委曲求全。
示例:
君诚不惜卑辞重币,以求诸侯于楚,楚必许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三回)
卑辞重币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卑辞厚币
英语翻译
- 英语:
humble words but rich and generous gifts
卑辞重币相关词语
- 1 蝉翼为重
- 指出处是非颠倒,真《楚近义词辞·卜居》,伪混淆,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 2 重岩迭嶂
- 见“重岩迭嶂”。
- 3 无足轻重
- 足:足以。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出处:宋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语法:无足轻重复杂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事、物。示例:这次清算对蒋殿人来说真可谓牛身失毛,无足轻重。(冯德英《迎春花》第四章)
- 4 振振有辞
-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出处:巴金《探索集 究竟属于谁?》:“这些人振振有辞、洋洋得意,经常发号施令,在大小会上点名训人。”语法:振振有辞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小顺儿的妈的北平话,遇到理直气壮振振有辞的时候,是词汇丰富,而语调清脆,象清夜的小梆子似的。(老舍《四世同堂》八)
- 5 迭矩重规
-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出处:《三国志 蜀书 郄正传》:“君臣协美于朝,黎庶欣戴于野,动若重规,静若迭矩。”语法:因先生之言,以读先生之书,如~,毫厘不失,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示例:因先生之言,以读先生之书,如迭矩重规,毫厘不失,灼然与才子之笔,分路而扬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四》)
- 6 规重矩迭
- 谓合乎规矩法度。
- 7 安故重迁
- 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触情从欲,谓之禽兽;苟可而行,谓之野人;安故重迁,谓之众庶;辨然否,通古今之道,谓之士。”语法:安故重迁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守旧。
- 8 辩口利辞
- 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出处: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语法:辩口利辞作宾语、定语;形容能言善辩。
- 9 不赞一辞
- 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一句话也不说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语法:不赞一辞作谓语;指一言不发。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
- 10 何患无辞
-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语法:何患无辞作分句;常与“欲加之罪”连用。
- 11 一面之辞
- 见“一面之词”。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语法:一面之辞作主语、宾语;用于说话。示例:据媒人一面之辞,所以派人相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九回
- 12 孔怀之重
- 孔:甚、很;怀:思念。指兄弟间的亲情。出处:《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新唐书·敬播传》:“兄弟虽孔怀之重,然比于父子则轻,故生有异室,死有别宗。”
- 13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 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语法: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示例:苏雪林《玉溪诗迷·引论》:“这也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意思。”
- 14 轻重九府
- 轻重:指钱币。掌管财政的九个官署,即大府、王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内、职金、职币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设轻重九府。”语法:轻重九府作宾语、定语;指官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