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为之简介
以意为之的意思
解释: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语法:
以意为之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假使以意为之,那就决不能真切,深刻,也就不成为艺术。”
以意为之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一意孤行
以意为之相关词语
- 1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出处:吴强《红日》第15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大家不要客气,吃一点!”语法: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作宾语、定语;用于送礼等。
- 2 以杀止杀
-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出处:《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语法:以杀止杀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盖闻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无所成。明 刘基《拟连珠》
- 3 亢厉为能
- 亢厉:极为严厉;能:才能。 以严酷作为自己的才能。出处: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简文帝》:“擅利淫刑之守,亢厉以为能。”
- 4 通家之好
- 指两家交情深厚,象一家人一样。出处:元·秦简夫《东堂老》第四折:“有西邻赵国器,是这扬州奴父亲,与老夫三十载通家之好。”语法:通家之好作宾语;用于两者的关系。示例:宗璞《南渡记》第二章:“庄家虽是通家之好,可连庄家也是住在别人家呢。”
- 5 以义灭身
- 灭身:牺牲生命。为追求道义而牺牲性命。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
- 6 晏开之警
- 晏,晚也。有警急则门开得晚也。形容时世不安宁。出处:《后汉书 耿国传》:“令东扞鲜卑,北拒匈妈,率厉四夷,完复边郡,使塞下无晏开之警。”语法:晏开之警作宾语;指报警。示例:我们需要和平,不想有晏开之警
- 7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出处:唐·李又《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
- 8 自以为然
- 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语法:自以为然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虚心。示例:你不要老是这种抱着自以为然的态度
- 9 防意如城
-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出处: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语法:防意如城偏正式;作补语;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示例:宋·朱熹《敬斋箴》:“守口如瓶,防意如城,洞洞属属,罔敢或轻。”
- 10 反败为胜
-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语法:反败为胜连动式;作谓语、状语;指扭转败局。示例:王朔《我是你爸爸》:“接下来的两局,马林生反败为胜。”
- 11 一时之秀
- 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亦作“一时之选”。出处:《周书·唐瑾传》:“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号为六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语法:一时之秀作宾语;指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示例:既是一时之秀,陛下的诗句,何轻薄丽华之甚?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
- 12 当为秋霜,无为槛羊
- 槛:关家畜的栅栏。指应当成为秋霜而不是栅栏中的羔羊。比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受制于人,任人摆布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荆书与东海王疆曰:‘当为秋霜,无为槛羊。’”语法:当为秋霜,无为槛羊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置水之清
- 置:放。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出处: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置水之清必励,则人知敬。”语法:置水之清作宾语;指人民的期望。
- 14 肆应之才
- 肆应:应对。 形容人善于应对。出处:《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响不肆应,而影不一没呼叫仿佛,默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