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秀简介
一时之秀的意思
解释:
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亦作“一时之选”。
出处:
《周书·唐瑾传》:“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周文自谓得人,号为六俊。”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四卷:“后主问帝:‘萧妃何如此人?’帝曰:‘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语法:
一时之秀作宾语;指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
示例:
既是一时之秀,陛下的诗句,何轻薄丽华之甚?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十九回
成语造句
- 1.李玉萍再三谦让,逊言不堪大任,罗嘉颖坚持非她莫属,还真是一时之秀不二人选。
- 2.我在成都吃过成都有名儿的钟水饺,与你们相比,是春兰秋菊,各是一时之秀。
- 3.谁不是一时之秀,俱都是当世之雄,期间更有无数知道和不知道的枭雄,如今却成了黄土,只余下芳草萋萋。
- 4.不说他俩把十二中的岳师洋砸残了,光是与一个人的江湖的褚建军对阵,足以叫他俩光芒万丈,再加上锯木厂的与招兵军人的打斗,少年辈里,两人成为一时之秀。
- 5.诸王子中,他与琅邪王冲为一时之秀。
成语故事
- 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唐瑾很有学问,被爱才的杨坚发觉,出仕为官,立下大功。他为官时十分清廉,乐善好施,赢得朝廷上下的一致称赞,德高望重的燕公于谨向文帝请示与唐瑾结为兄弟,文帝封唐瑾为吏部尚书,与在朝五位尚书都是一时之秀
一时之秀相关词语
- 1 别开一格
- 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出处:陈春华《丙午萍醴起义记》:“是役事迹,冯自由同志之《开国前革命史》已将大略记录,故本篇别开一格。将当日香港《中国日报》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详细排叙,不厌求详。”语法:别开一格作谓语、定语;指自成一家。
- 2 一本万利
-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形容本钱少;利润大。出处: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语法:一本万利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旧时代的商人有一句生意经:“一本万利”。就是说,出最小的资本,追求最大的利润。(郭小川《一本万利》)
- 3 风树之悲
-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出处: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语法:风树之悲作主语、宾语;指父母亡故的悲伤。示例:金·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逮其成长,事与心违,曷胜风树之悲,顾瞻松楸,未尝不流涕太息。”
- 4 一念之差
- 差:差错。一个念头的差错。出处:宋 苏轼《次韵致政张朝奉仍招晚饮》:“我本三生人,畴昔一念差。”语法:一念之差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夏衍《掌声与哀声》:“一念之差,一事之误,往往可以使千千万万人民沦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境。”
- 5 不世之略
- 不世:不是每代都有的;略:谋略。不平凡的谋略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4回:“今天子蒙尘,将军诚因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不世之略也。”语法:不世之略作宾语;用于夸奖等。
- 6 朴斫之材
-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语法:朴斫之材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合两为一
- 亦作“合二为一”。合两者为一体。出处:《后汉书·杨震传》:“伏见诏书为阿母兴起津城门内第舍,连里竟街,雕修缮饰,穷极巧伎。”李贤注:“合两坊而为一宅。”语法:合两为一作谓语;指两个事物合成一个。
- 8 豪厘之差,将致千里
- 豪:通“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差:差异;致:招引。指极其微小的差错,最终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出处:《晋书·陶侃传》:“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于内,事败于外,豪厘之差,将致千里,使荆蛮乖离,西嵎不守,唇亡齿寒,侵逼无限也。”语法:豪厘之差,将致千里作宾语、分句;用于强调不能有一丝差错。
- 9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出处: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他们是一股有野心的政治势力,不可小看,如果不在整党中解决,就会留下祸根,成为定时炸弹。”语法:定时炸弹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不安定的因素。示例:张平《抉择》:“无疑就是一个掉进你家里的有着超强杀伤力的定时炸弹。”
- 10 邻父之疑
- 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
- 11 遭时制宜
- 犹言因时制宜。出处:《隋书·经籍志一》:“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庸。”语法:遭时制宜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2 一概抹煞
- 抹煞:抹掉,勾销。画一笔,全部抹掉。
- 13 一钵一瓶
- 钵、瓶:和尚的饮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时的简单食具。形容家境贫寒出处: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题永丰杨少游提点一枝堂》:“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语法:一钵一瓶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通同一气
- 串通在一起。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的。”语法:通同一气作谓语;指串通一气。示例: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二回:“这彭大、赵均用,本是著名盗魁,与李二通同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