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国泰简介
民安国泰的意思
解释:
人民安乐,国家太平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历传真、仁、英、神、哲共是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
语法:
民安国泰作谓语、宾语;同“国泰民安”。
示例:
百姓每家家庆,庆道是民安国泰,法正官清。元·宫大用《垂钓七里滩》第三折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people live in peace and the country is prosperous.
民安国泰相关词语
- 1 于心不安
- 从心里常觉得不能安定。出处:《东周列国志》
- 2 精忠报国
- 精心忠诚;报效祖国。出处:《北史 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奈何一旦欲以神器假人!”语法:精忠报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爱国。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
- 3 杞国忧天
- 同“杞人忧天”。出处: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语法:杞国忧天作谓语、状语;指缺乏根据的忧虑。
- 4 尊主泽民
- 尊崇君主,泽惠生民。出处:宋·苏轼《与李公择书》之十一:“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语法:尊主泽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里通外国
- 里通:暗中勾结。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 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语法:里通外国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暗中勾结外国。示例: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
- 6 随寓而安
- 见“随遇而安”。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语法:随寓而安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能顺应环境。示例:明·李贽《读焚书·书汇·与城老》:“惟我能随寓而安,无事固其本心,多事亦好度日。”
- 7 形亲之国
- 指边界相邻而友好的国家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仪传》:“今秦与楚,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语法:形亲之国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8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语法:安闲自得作谓语、定语;形容清闲得无所事事。
- 9 安行疾斗
- 行动从容,战斗英勇。出处:《吴子·应变》:“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
- 10 四战之国
- 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出处:《商君书 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 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语法:四战之国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西汉·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 11 惑世诬民
- 指蛊惑世人。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 内臣职掌纪略》:“极厌憎释教,以为惑世诬民,最宜摈绝者。”语法:惑世诬民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但我自有生以来,凡所闻见,皆其惑世诬民,蠹财乱伦之事,深可厌恶。《豆棚闲话·陈斋长论地谈天》
- 12 反侧获安
- 反侧: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心神不安。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出处: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语法:反侧获安作谓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13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出处:《诗经 邺风 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郑玄注:“不安其室,欲去嫁也。”语法:不安于室动宾式;作谓语;形容已婚女子思外遇。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晚则一年,必定不安于室,想尽花样,下堂求去。”
- 14 局蹐不安
- 局蹐:畏缩不安的样子。形容恐惧不安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徐信闻言,甚局蹐不安,将自己虞城失妻,到睢阳村店遇见此妇始末,细细述了。”语法:局蹐不安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举止拘束。示例: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1回:“洞宾受赞,局蹐不安道:‘师傅如此夸奖,弟子怎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