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咏三叹简介
一咏三叹的意思
解释:
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出处: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一咏三叹相关词语
- 1 言三语四
-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出处: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欲待要去呵,又惹的人言三语四。”语法:言三语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1回:“便惹得那些轻薄男人,言三语四的,岂不从此多事?”
- 2 三头两绪
-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出处: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语法:三头两绪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务繁杂。
- 3 三番四覆
- 番:次;覆:反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出处:清·敖英《彩雪亭杂言·邝子元》:“或事到跟前,可以顺应,却乃畏首畏尾,三番四覆,犹豫不决。”语法:三番四覆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阮善先》:“其实杨在上海,最早不能用真姓名发表文章的了,因为大抵知道他为人三番四覆,不要看他的文章。”
- 4 二次三番
- 蕃:遍数。不止一次,反复的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二次三番的邀我去逛逛。”语法:二次三番作状语;表示重复。
- 5 二者必居其一
- 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语法:二者必居其一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示例:《毛泽东选集 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而如果要谈判,则只有取消这个毫无理由的‘决议’,二者必居其一。”
- 6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出处:《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语法: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复句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你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仅仅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就全盘否定我们所取得的成就。
- 7 一根一板
-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 8 一沐三捉发
- 沐:洗头;捉:用手攥住。洗一次头要停顿三次。形容渴求贤才,谦恭下士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语法:一沐三捉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勇冠三军
-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语法:勇冠三军动宾式;作补语、宾语;形容人的英勇。示例: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
- 10 一诺千金
-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语法:一诺千金偏正式;作谓语;常与出言不苟连用。示例: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 11 一龙九种种种有别
- 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出处:明·杨慎《升庵外集》
- 12 各霸一方
- 各:各自;霸:强横占据。指凭借势力各自称霸一个地方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3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各霸一方。”语法:各霸一方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地方势力等。示例: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43章:“他们各霸一方,形成‘国中之国’,省政府无权过问。”
- 13 网之一目
- 目:孔、眼儿。 网和一个眼。比喻离开整体,孤立的一个不起作用。出处:《淮南子·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14 三年五载
- 载:年。指三五年。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折:“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看看衰迈,还有甚精金响钞,暗暗藏埋。”语法:三年五载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时间很长。示例:马烽《吕梁英雄传 起头的话》:“要一一介绍出来,恐怕三年五载也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