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冠野服简介
黄冠野服的意思
解释:
见“黄冠草服”。
出处:
古直《冷圃曲》:“二月梅江波滟滟,黄冠野服期许剑。”
语法:
黄冠野服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衣着。
黄冠野服相关词语
- 1 姚黄魏品
- 见“姚黄魏紫”。出处: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语法:姚黄魏品作主语、宾语;泛指名贵的花卉。
- 2 黄天焦日
- 犹大天白日。指白天。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语法:黄天焦日作宾语、分句;指大白天。
- 3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出处: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语法:服气吞露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修道。
- 4 黄卷青灯
-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语法:黄卷青灯作宾语、定语;指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示例: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29回:“喜的是花街柳巷,怕的是黄卷青灯。”
- 5 冠山戴粒
-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出处:《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语法:冠山戴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饿莩遍野
- 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语法:饿莩遍野作谓语、定语、分句;指饥饿死人。示例: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饿莩遍野(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 7 面黄肌瘦
-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出处: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语法:面黄肌瘦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的脸色不好。示例: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面黄肌瘦。(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回)
- 8 一梦黄粱
- 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场,短促而虚幻。
- 9 既冠之年
-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指已成年语法:既冠之年作宾语;指男子20岁。示例:你已到了既冠之年,该自食其力了
- 10 家鸡野雉
- 雉:野鸡。原意是晋庚翼把自己的书法喻为家鸡,把王羲之的书法喻为野鸡,以示贱近与贵远。亦比喻风格迥异的书法绘画等。出处:晋·何法盛《晋中兴书》第七卷:“在荆州与都下书云:‘小儿辈贱厌家鸡,爱野雉,皆进逸少书,须吾还,当比之。’”语法:家鸡野雉作宾语、定语;指不同的风格。示例:家鸡野雉的差别是避免不了的
- 11 穴居野处
- 居住在山洞里;生活在原野上。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始的生活状态。穴:山洞;处:居住。出处:《周易 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语法:穴居野处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示例:原始人穴居野处,过着渔猎生活。
- 12 漫山遍野
-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语法:漫山遍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主语;形容人或动植物。示例:春天来了,漫山遍野都披上了绿装。
- 13 圆冠方领
- 冠:古代的帽子。圆形帽方领袍衫。古代儒生的冠服。指读书人出处: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圆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语法:圆冠方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哀鸿遍野
-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出处:《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语法:哀鸿遍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示例: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哀鸿遍野,一片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