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简介
漫山遍野的意思
解释:
漫:原为水满外流的意思;引申为“布满”;遍:动词;遍及;布满。原指布满了山坡山冈、田间旷野。形容数量很多、范围很广、声势很大。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
语法:
漫山遍野联合式;作谓语、定语、主语;形容人或动植物。
示例:
春天来了,漫山遍野都披上了绿装。
成语造句
- 1.怒放的山花漫山遍野,比比皆是。
- 2.春天来了,漫山遍野的野花都盛开了。
- 3.如果,明天的你准备离去,踏上你未知的旅行,那么请你在欣赏漫山遍野的美丽风景之际,回头看看那片芳草地,永远记住有一个我,正在等待着你。
- 4.漫山遍野随处可听见青青的小草在低语。
- 5.秋天你沉稳的青年,有着健壮的身躯,带着我们收获漫山遍野的果实。
- 6.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真让人心花怒放。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found everywhere
- 日语:
山野(さんや)の至る所,見渡(みわた)すかぎり
- 俄语:
повсюду <везде и всюду>
- 其他:
<法>grande multitude <en grand nombre>
漫山遍野相关词语
- 1 聚米为山
- 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势,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语法:聚米为山作谓语;指谋划事情。
- 2 漫天飞舞
- 遍布天空;满天。或形容雪花或轻的东西满天飘的样子。示例:他站在窗前,欣赏着漫天飞舞的雪景。
- 3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现,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语法:一个人做一部书,“~”,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 ★鲁迅《准风月谈·序的解放》示例:一个人做一部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是封建时代的事,早已过去了。(鲁迅《准风月谈 序的解放》)
- 4 铸山煮海
- 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吴王濞列传》:“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语法:铸山煮海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宋 李纲《理财论上》:“铸山煮海,平准市易,香矾茶课之所取,不为不多也。”
- 5 高卧东山
- 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出处:《晋书·谢安传》:“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语法:高卧东山作谓语、定语;指隐居不仕。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7回:“既以高卧东山,不应再为冯妇。”
- 6 岐山鸣凤
- qí shān míng fèng,指谓吉祥之兆。
- 7 模山范水
- 用文字或图画描绘山水景物。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鱼贯。”语法:模山范水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故纯粹之模山范水、留连光景之作,自建安之前,殆未之见。”
- 8 山容海纳
- 形容胸怀宽广,能象山谷和大海一样容物。出处: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语法:山容海纳作定语;用于比喻句。
- 9 泰山之安
- 安:安稳。像泰山那样稳固。形容稳固安定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累卵之危。”语法:泰山之安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内安百姓,外抚四夷,勋加于王室,泽布于诸侯,国有泰山之安,君享无强之福。”
- 10 野无遗才
- 见“野无遗贤”。出处:《魏书·阳尼传》:“举贤良,黜不肖,使野无遗才,朝无素餐。”语法:野无遗才作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
- 11 野草闲花
- 野生的花草。比喻男子在妻子以外所玩弄的女子。出处:宋 辛弃疾《定风波》词:“野草闲花不当春,杜鹃却是旧知闻。”语法:野草闲花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
- 12 坐山观虎斗
-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语法:坐山观虎斗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示例:同学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要耐心劝解,决不能坐山观虎斗。
- 13 山节藻棁
- 古代天子的庙饰。山节,刻成山形的斗拱;藻棁,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后用以形容居处豪华奢侈,越等僭礼。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明堂位》:“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语法:山节藻棁作宾语、定语;用于建筑等。示例:元·李羽中《日闻录》:“山节藻棁,丹楹刻桷,以诸侯大夫而越等用之,犹见讥诮。”
- 14 誓海盟山
- 同“山盟海誓”。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誓海盟山心已许,几番浅笑深颦。”语法:誓海盟山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男女之间。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0回:“蘅舫是一向有了交情的,誓海盟山,已有白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