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府祸梯简介
怨府祸梯的意思
解释:
怨府:怨恨集中的处所;祸梯:导致祸害的途径。指人成天沉浸在怨恨之中,成为致祸的根由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语法:
怨府祸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怨府祸梯相关词语
- 1 梯山航海
-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出处:《宋书 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语法:梯山航海联合式;作谓语;比喻长途跋涉。示例:清·谭嗣同《仁学》:“几缩千程于咫尺,玩地球若股掌,梯山航海。”
- 2 祸福有命
- 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出处:宋·陆游《谢曾侍郎启》:“祸福有命,岂其或置于胸中。”语法:祸福有命作宾语、定语;用于迷信说法。
- 3 祸为福先
- 指受尽灾祸之后好运就会降临。多用于劝慰受难之人。出处:南朝·萧统《文选·贞谌(赠刘琨一首)》:“祸为福始,祸作福阶。”李善注引《越记》曰:“祸为福先,福为祸堂。语法:祸为福先作宾语;多用于劝慰受难之人。示例:祸为福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 4 防祸于未然
- 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出处:《汉书 外戚传下 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语法:防祸于未然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示例: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杜甫用这个典故,意思是对于‘苍生’要卧薪尝胆地严加警惕,要能防祸于未然。”
- 5 以礼悔祸
- 悔祸:追悔所造成的祸害。以礼待人,追悔过去给他人造成的祸害。出处:《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 6 恩恩怨怨
- 指人的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出处:王朔《我是“狼”》:“当你认定十年韬晦已足以使人们忘却你和你下决心干掉的那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你便开始行动了。”语法:恩恩怨怨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一章:“这将相之间的恩恩怨怨,还是尽量和解为妙。”
- 7 怨旷思归
- 旷:久。怨恨别离长久,盼望早日还乡出处: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语法:怨旷思归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祸从天降
- 祸:祸害;灾难;降:落下来。灾祸从天上落下来。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出处:元 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语法:祸从天降主谓式;作宾语;指意外飞来的灾祸。示例:正是祸从天降,灾向地生。(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六回)
- 9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 官:古代保存档案文件的机构;府:古代保存财货的机构。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语法:在官言官,在府言府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祸来神昧
- 昧:昏昧。祸患来了,神志昏乱不清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语法:祸来神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方东树《大意尊闻·立行》:“若夫祸来神昧,虽亦有之,而不可藉口。”
- 11 打道回府
- 指回家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12章:“将大卸几块的枪炮埋在筐下,上面盖上蓑衣,兴高采烈地打道回府。”语法:打道回府作谓语、宾语;指回家。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31回:“结果是走到半路上风风光光赴京上任的潘晟,只得又拨转马头打道回府。”
- 12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出处: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无择也,无恶也,唯善之所在。”语法: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3 不设城府
- 对人处事不用心机,诚恳坦率出处:《宋史·傅尧俞传》
- 14 东怒西怨
- 比喻迁怒于人。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厉色扬声,东怒西怨。”语法:东怒西怨作谓语、宾语;指怨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