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迹狐踪简介
鼠迹狐踪的意思
解释:
比喻人行踪鬼祟。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拈毕》:“羽椿忠大节,而世有责之备者;蒙鼠迹狐踪,而世有赞其能者。”
语法:
鼠迹狐踪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鼠迹狐踪相关词语
- 1 狐兔之悲
-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语法:狐兔之悲作宾语;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示例: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同作亡民,相逢作楚囚之泣,或将兴狐兔之悲矣。”
- 2 萍踪浪迹
-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相公这样人家,萍踪浪迹,你那里去寻他?”语法:萍踪浪迹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只是此人不是本国之人,萍踪浪迹。(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
- 3 鼠雀之牙
- 指争讼之事。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奸诘》:“学生失于龙蛇之辨,改有鼠雀之牙,抚已多惭,见公甚愧。”语法:鼠雀之牙作宾语、定语;指细微小事。
- 4 比肩迭迹
- 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出处: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语法:比肩迭迹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示例:广场上人山人海、比肩迭迹,真是热闹非凡
- 5 恶迹昭着
- 昭著:显着,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 6 虫龁鼠伤
- 谓给虫鼠咬坏。言损坏之甚。
- 7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出处: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语法:销声匿迹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他生平最是趋炎附势的,如何肯销声匿迹。(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八回)
- 8 遁身远迹
- 犹言避世隐居。出处: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语法:遁身远迹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隐居。
- 9 鼠腹蜗肠
- 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出处:《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语法:鼠腹蜗肠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气量狭小。示例:大圣啊,只说你是个宽洪海量之仙,谁知是个鼠腹蜗肠之辈。(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六回)
- 10 梧鼠五技
- 比喻才能虽多不精。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腾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语法:梧鼠五技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 11 相鼠之刺
- 相:视;相鼠:《诗经》的篇名。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出处: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鸟兽》:“人惟有礼,庶可免相鼠之刺;若徒能言,夫何异禽兽之心。”语法:相鼠之刺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2 鼠腹鸡肠
-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语法:鼠腹鸡肠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13 狐裘羔袖
- 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语法:狐裘羔袖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大体尚好,略有缺点。
- 14 乘车入鼠穴
- 乘:坐。坐着车子进老鼠洞。比喻根本办不到的事情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未尝梦乘车入鼠穴,捣齑瞰铁杵,皆无想无因故也。”语法:乘车入鼠穴作宾语、定语;用于不能办到的事。
大家在问
踪 字的笔顺写法
踪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踪 ”字共有15画,笔顺写法是: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点 点 横撇/横钩 横 横 竖钩 撇 点
2、踪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