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兔之悲简介
狐兔之悲的意思
解释: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出处: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语法:
狐兔之悲作宾语;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示例:
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同作亡民,相逢作楚囚之泣,或将兴狐兔之悲矣。”
狐兔之悲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狐死兔泣
英语翻译
- 英语:
strong feeling of fellowship
狐兔之悲相关词语
- 1 影响之见
- 形容道听途说,没有确实根据的言谈说法。出处:明·王骥德《方诸馆曲律·论韵第七》 :“又,周江右人,率多土音,去中原甚远,未必字字订过。是欲凭影响之见,以著为不刊之典,安保其无离而不叶于正者哉。”
- 2 覆巢之下无完卵
- 鸟巢翻倒了就没有不碎的鸟蛋。比喻灭门之祸,无一幸免。示例:覆巢之下无完卵,岂可为一时的私利,出卖灵魂,而置国家民族存亡于不顾。
- 3 脱缰之马
- 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出处:茅盾《夜读偶记》:“但因采取了漫谈的方式,信笔所之,常如脱缰之马,离题颇远。”语法:脱缰之马偏正式;作宾语;指失去了控制的事物。示例:梁实秋《代沟》:“代沟总崩溃,新一代的人如脱缰之马。”
- 4 世俗之言
- 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般人的言论、说法。含贬义。出处:《商君书·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
- 5 悲观主义
- 对世事所怀消极看法的处世观出处: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投降主义根源于民族失败主义,即民族悲观主义。”语法:悲观主义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犬马之齿
- 齿:年轮。自己的年龄出处:宋·杨万里《答张子仪尚书》:“今兹犬马之齿,七十有六矣。”语法:犬马之齿作宾语;用于自谦。
- 7 鼠雀之牙
- 指争讼之事。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奸诘》:“学生失于龙蛇之辨,改有鼠雀之牙,抚已多惭,见公甚愧。”语法:鼠雀之牙作宾语、定语;指细微小事。
- 8 一家之言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语法:一家之言偏正式;作宾语;指有独特见解。示例:清 梁启超《论译书》:“皆当补译,以成一家之言。”
- 9 回春之术
- 回春:本指冬去春来,比喻医道高明,能治愈难治之病,挽救垂危的病人。术:医术。指起死回生的医术。参见“妙手回春”。
- 10 儿童之见
- 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出处: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语法:儿童之见作宾语;指无知。示例:明 方孝孺《读三略》:“其愚陋无识特儿童之见耳。”
- 11 听之任之
- 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语法:听之任之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 12 季孙之忧
- 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语法:季孙之忧作宾语;指内忧。示例: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否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13 鼠迹狐踪
- 比喻人行踪鬼祟。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拈毕》:“羽椿忠大节,而世有责之备者;蒙鼠迹狐踪,而世有赞其能者。”语法:鼠迹狐踪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4 一笑置之
-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边了;表示不当一回事。出处:宋 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语法:一笑置之连动式;作谓语;表示轻蔑。示例:漕台见他如此说法,晓得他牛性发作,也只好一笑置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