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之见简介
儿童之见的意思
解释:
见:见解。比喻幼稚无知的见解
出处:
宋 苏轼《答刘沔都曹书》:“而统谓之叙,此与儿童之见何异。”
语法:
儿童之见作宾语;指无知。
示例:
明 方孝孺《读三略》:“其愚陋无识特儿童之见耳。”
儿童之见的近反义词
- 反义词
- 远见卓识
儿童之见相关词语
- 1 听之任之
- 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语法:听之任之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示例: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
- 2 季孙之忧
- 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语法:季孙之忧作宾语;指内忧。示例: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否则,‘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3 鲁卫之政
- 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出处:语出《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鲁是周朝周公的封国,卫是周公之弟康叔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语法:鲁卫之政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大家都在争夺出版处。‘有奶便是娘’,于是便生出了在文化强盗颐使下从事文化运动的滑稽现象。这种滑稽和所谓‘官民合办’其实是鲁卫之政。郭沫若《从典型说起》
- 4 安之若命
- 指人遭受的不幸看作命中注定,因而甘心承受。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语法:安之若命作谓语、定语;有宿命观。
- 5 等闲之人
-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语法:等闲之人作宾语;多用于否定句。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女人听了,重新把闯王浑身上下打量一眼,看相貌不是等闲之人。”
- 6 踔绝之能
- 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出处:《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语法:踔绝之能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才能。
- 7 后车之戒
-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出处: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语法:后车之戒作宾语;指对后面车子的警戒。示例:秦王道:“孤当初不听先生们之谏,致有此难,将来后车之戒,孤当谨重。”(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五十二回)
- 8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语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秦牧《核心》:“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 9 杞人之忧
- 同“杞人忧天”。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7回:“这是贤弟关心太切,所以有杞人之忧。”语法:杞人之忧作主语、宾语;多用于劝诫人。示例:曹禺《天然生出的花枝》:“事实证明这实在是杞人之忧。”
- 10 见鞍思马
-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出处: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语法:见鞍思马连动式;作谓语;比喻触类相思。示例:看见旧时船中掠去锦绣衣服、宝玩器具等物,都在申兰家里,正是“见鞍思马”。(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 11 一知半见
-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出处:清·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讵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一知半见,谓人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录床,此生不可复下。”语法:一知半见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否定句。示例:今任其一知半见,指为妙悟,如照萤光,如窥隙日,以为诗之妙解尽在是。清·周亮工《书影》卷六
- 12 蚁鼻之缺
- 像蚂蚁鼻子那样小的缺陷。比喻微不足道的缺点。出处:《抱朴子·论仙》:“此所谓以分寸之瑕,弃盈尺之夜光,以蚁鼻之缺,捐无价之淳钧,非荆和之远识,风胡之赏真也。”
- 13 破题儿
- 破题:八股文的第一股。比喻第一次做某件事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语法:破题儿作宾语;指第一次。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而坐首席更是阿巧姐破题儿第一遭,所以相当拘谨。”
- 14 如见其人
- 像看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出处: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语法:如见其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徐迟《“特写选”序言》:“为了让读者看到、听到和感觉到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而不是仅仅知道他的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