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膝求和简介
屈膝求和的意思
解释:
屈:弯曲;屈膝:下跪。下跪降服,请求和解
出处:
蔡东藩《宋史演义》第76回:“屈膝求和母后返驾,刺奸被执义士丧生。”
语法:
屈膝求和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投降。
示例:
清政府的屈膝求和换来的是各国列强更加肆无忌惮的侮辱
屈膝求和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诎膝请和
成语造句
- 1.中国于是又一次牺牲在短见的统治者一己私利的屈膝求和下。
- 2.宋高宗避祸南渡,于杭州建立了苟安江南的小朝廷,却仍旧采取对外背躬屈膝求和,对内加紧剥削镇压的方针,始终执行着“甘弱而幸安”。
- 3.北宋政府对于辽和西夏只是屈膝求和。
- 4.天子之怒,血溅千里!可是,面对辽人的挑衅与威吓,我皇也不过常常是屈膝求和而已。
英语翻译
- 英语:
bow the knees to ... and sue for peace
屈膝求和相关词语
- 1 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异:灾异。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出处:西汉·刘向《条灾异封事》:“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语法:和气致祥,乖气致异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2 予取予求
- 予:我。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语法:予取予求联合式;作谓语;指任意索取。示例:清·钱谦益《外制一》:“铺张藻饰,予取予求,无复体要。”
- 3 求端讯末
- 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出处:唐·韩愈《原道》:“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 4 杀妻求将
-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语法:杀妻求将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杀妻求将,吴起何其忍心;蒸梨出妻,曾子善全孝道。”
- 5 求民病利
- 求得了解百姓的不利和有利的事
- 6 批毛求疵
- 犹言吹毛求疵。出处:《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必批毛求疵,陷于重辟。”语法:批毛求疵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 7 和蔼近人
-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出处:明 李开先《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迄今才八阅月,绝从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语法:和蔼近人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态度谦和。示例:但不知怎的总觉得他其实是和蔼近人,并不如先前自己揣想那样的可怕。(鲁迅《离婚》)
- 8 时和岁稔
-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出处:《南齐书 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语法:时和岁稔作谓语、定语、宾语;称颂太平盛世。示例:上乐时和岁稔,万物得其宜;下乐名遂官闲,一身得其所。唐 白居易《泛渭赋》序
- 9 见弹求鸮
-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出处:庄周《庄子 齐物论》:“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语法:见弹求鸮连动式;作谓语;比喻过早估计实效。示例:清·顾炎武《答原一公肃两甥书》:“因弟觅菟,见弹求鸮。”
- 10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指对生活要求不高出处:《论语·学而》
- 11 一呼百和
- 一人呼唤,百人响应。形容响应的人很多。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 12 男儿膝下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语法:男儿膝下有黄金作宾语、定语;用于男性不屈服。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俗语说:‘男儿膝下有黄金’,隐下的是‘黄金’二字。”
- 13 求其友声
- 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出处:《诗经·小雅·伐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语法:求其友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杨炯《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言念平生,求其友声,适我愿兮,共得朋从之道。”
- 14 心正气和
- 内心正直,态度温和出处:《笔法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