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礼乐简介
诗书礼乐的意思
解释:
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语法:
诗书礼乐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清·朱彝尊《文水县卜子祠堂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诗书礼乐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成语造句
- 1.琴棋书画、诗书礼乐、针黹刺绣,无一不学。
- 2.人的文彩主要表现为诗书礼乐等文化修养,所以先秦时期文章也产生了表示文字作品之义的内含。
- 3.丹青翰墨,梅兰琴瑟;诗书礼乐,崇文尚德;自强奋发,不锲求索;生态绿色,曲奏谐歌;正风正气,大爱传播;孝道铭刻,文明润泽;修身律己,携手你我!
- 4.如“礼乐射御书数”的艺能和“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
- 5.古人讲究诗书礼乐骑射样样精通,袁氏作为当朝大族,在洛阳城外建有自己的马场,用来培养宗族的后辈学习骑射。
- 6.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
诗书礼乐相关词语
- 1 喜闻乐见
-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出处: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语法:喜闻乐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这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小说。
- 2 诗礼发冢
- 冢:坟墓;发冢:盗墓。儒生们用诗礼之教来盗墓。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语法:诗礼发冢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暮乐朝欢
- 指终日欢乐,整天寻欢作乐出处:元·朱庭玉《点绛唇·中秋月》
- 4 衣冠礼乐
-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出处: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语法:衣冠礼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范仲淹《上张右丞书》:“生四民中,识书学文为衣冠礼乐之士,研精覃思,粗闻圣人之道。”
- 5 孟诗韩笔
- 孟郊的诗,韩愈的文笔。指诗文佳作出处:唐·赵璘《因话录》第三卷:“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子长五言,时号孟诗韩笔。”语法:孟诗韩笔作宾语、定语;用于称赞文章等。
- 6 借书留真
- 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出处:《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语法:借书留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酒龙诗虎
- 见“酒虎诗龙”。出处:清·丘逢甲《饮镇平都司署赏菊为题宋人所画报捷图》诗:“粤水闽山文武会,酒龙诗虎主宾才。”语法:酒龙诗虎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8 乐极生哀
- 同“乐极则悲”。出处:宋·刘克庄《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中年后,向歌阑易感,乐极生哀。”语法:乐极生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上篇:“积小就大,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 9 克己复礼
-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语法:克己复礼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约束自己。示例:克己复礼,以奉始终。(汉 班固《东都赋》)
- 10 礼奢宁俭
- 礼义过多而烦杂,不如俭约些。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语法:礼奢宁俭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梁书·顾宪之传》:“丧易宁戚,自是亲亲之情;礼奢宁俭。差可得由吾意。”
- 11 礼之用,和为贵
- 和:和谐,协调。按礼行事,当以和平和谐为本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语法:礼之用,和为贵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交往等。
- 12 乐此不倦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出处:《后汉书 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语法:乐此不倦作谓语、定语;指特别爱好。示例:一种是教人对于职业要发生兴趣,一有兴趣,就无论什么事,都乐此不倦了。(鲁迅《花边文学 安贫乐道法》)
- 13 轻薄无礼
- 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那温庭筠这等轻薄无礼,小人也为着一事,丞相爷差去见他,倒被他呵叱了一场。”语法:轻薄无礼作谓语、定语;指为人。
- 14 书不释手
-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出处:《北史·牛弘传》:“[牛弘]性宽厚,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语法:书不释手作宾语、定语;用于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