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二五而不知十简介
知二五而不知十的意思
解释:
形容只知道某一方面,而不知道综合全面地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
语法:
知二五而不知十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知二五而不知十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知二五而未识于十
知二五而不知十相关词语
- 1 旧雨新知
- 旧相识和新朋友出处: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追求她的,关心她的,旧雨新知使老房子,他们家原来居住的那套四合院,电铃整天响个不停。”语法:旧雨新知作主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什么样。示例:在这次国际会议上,旧雨新知济济一堂,热闹非凡。
- 2 听而无闻,视而无见
-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出处:《鹖冠子·度万八》:“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绝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暗,有义而失谥。”语法:听而无闻,视而无见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3 五尺之僮
- 见“五尺之童”。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语法:五尺之僮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无所不能
- 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语法:无所不能作谓语、定语;指样样能做。示例:从小风流俊雅,无所不能。(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 5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出处: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语法: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复句式;作主语、宾语;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示例: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毛泽东《论持久战》)
- 6 一馈十起
- 吃一顿饭的时间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语法:一馈十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7 蹈刃不旋
- 蹈:踩;刃:刀刃;旋:回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出处:《孙膑兵法 善者》:“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旋踵。语法:蹈刃不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不可收拾
-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语法:不可收拾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事物破坏得十分严。示例:蒲殿俊辈登台之后,因为纵容兵士的结果,弄到了一个不可收拾的地步。(郭沫若《少年时代 反正前后》)
- 9 鸣鼓而攻之
-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出处:《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语法:鸣鼓而攻之作谓语;指公开声讨。示例:陈立德《前驱》:“谁要敢反对共产同志,吾侪当鸣鼓而攻之!”
- 10 生世不谐
- 谐:和谐、融洽。形容人命运不好。出处:《后汉书·周泽传》:“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 11 食生不化
- 谓生吞活剥,不善灵活运用。出处:清·张谦宜《茧斋诗谈·统论》:“即如诗家临摹老杜,岂不名手,然食生不化,反受其累。”语法:食生不化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2 俗不可医
- 俗气已深,不可救药。出处: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语法:俗不可医作谓语、定语;指俗气得不可救药。
- 13 十人九慕
- 慕:羡慕。十个人见了有九个人羡慕。形容才貌出众,人人羡慕。
- 14 丰标不凡
-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度出众。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有个闻舍人,下在本店,丰标不凡,愿执箕帚。”语法:丰标不凡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