苌弘化碧简介
苌弘化碧的意思
解释:
苌弘:周时刘文公的大夫,后蒙冤为人所杀,传说血化为碧玉。
出处:
《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语法:
苌弘化碧作宾语、定语;指人忠诚。
示例: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苌弘化碧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三年化碧
成语故事
- 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的当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苌弘化碧相关词语
- 1 化日光天
- 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出处:太平天国《太平诏书》:“尧、舜化日光天,由为君能正;禹、稷身显后狂,由为臣能正。”语法:化日光天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七卷:“戃生际圣朝,其能一日姑容于化日光天之下与?”
- 2 有伤风化
-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出处: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你道做了有伤风化,谁就你那燕尔新婚。”语法:有伤风化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多指男女关系方面。示例: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教育当局因为公共娱乐场中常常发生有伤风化情事,所以令行各校,禁止女学生往游艺场和公园。”
- 3 化雨春风
- 见〖春风化雨〗。
- 4 三年化碧
- 指忠心不泯。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语法:三年化碧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黄忏华《亡友周仲穆哀辞》:“三年化碧心难灭,九转成丹目已穿。”
- 5 变化如神
- 神:神奇。形容变化迅速而神奇出处:宋 陈亮《酌古论二 邓禹》:“出奇制胜,变化如神。兵锋所加,敌人授首。”语法:变化如神作谓语、定语;指变化快。示例:出奇制胜,变化如神。宋·陈亮《酌古论二·邓禹》
- 6 龙化虎变
- 《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后因以“龙化虎变”比喻变化莫测。出处:《易·革》:“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语法:龙化虎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龙化虎变,可以哸虚空,虚空非无也;可以贯金石,金石非有也。……知此道者形不可得毙,神不可得逝。南唐·谭峭《谭子化书·道化·龙虎》
- 7 光天化日
-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出处:《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语法:光天化日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常与之下连用。示例:彼残忍乖邪之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 8 弘此远谟
- 发挥你那胸中的深谋远策。
- 9 修短随化
- 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出处: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语法:修短随化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刺上化下
- 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 11 行化如神
- 行动变化之快速就像神仙。形容行动变化快得出奇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当今陛下临制海内,一齐天下,口虽未言,声疾雷电,令虽未发,行化如神。”语法:行化如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骨化形销
- 谓死亡。出处:唐·元稹《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语法:骨化形销作谓语、宾语;指死亡。示例:只恨浮生短,忆当年邓尉(谓石瞿),骨化形销。《艺风堂友朋书札·刘炳照〈致缪荃孙〉(十二)》
- 13 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 化:变。经过妥善处理,将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变成没事,息事宁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方是兴旺之家。”语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老舍《四世同堂》:“他很会说话,遇到住户们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吓,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 14 大而化之
-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语法:大而化之紧缩式;作谓语;比喻做事马虎。示例:邓小平《悼伯承》:“伯承最反对军事指挥上墨守成规,粗枝大叶,大而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