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亡据简介
进退亡据的意思
解释:
同“进退无据”。
出处:
《魏书·袁翻传》:“且三雍异所,复乖卢蔡之义;进退亡据,何用经通?”
语法:
进退亡据作谓语、定语;指陷于困境。
进退亡据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进退无据
进退亡据相关词语
- 1 平波缓进
- 水流平稳,缓慢前进。指水面风平浪静,行船从容安稳。比喻处事不急躁,不冒进。
- 2 进贤进能
- 犹言进贤任能。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器》:“进贤进能,日慎一日,诚信宽大,闲于理乱,此十万人之将。”语法:进贤进能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 3 亡国之道
- 道:道路,途径。国家灭亡的途径。比喻执政者违背民意,不得人心。出处:秦·孔鲋《孔丛子·对魏》:“国内之民将叛,四方之士不至,此乃亡国之道也。”
- 4 据经引传
- 据:依据;引:援引。 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出处:明·李贽《焚书·书答·复宋太守》:“苟不取陈语以相证,恐听者益以骇愕,故凡论说,必据经引传,亦不得已焉耳。”
- 5 不知进退
-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出处: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恐陛下有过失之讥,贤有小人不知进退之祸。”语法:不知进退动宾式;作谓语;形容鲁莽。示例:他们已经多嫌着我呢!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 6 分进合击
- 军队从几个方向前进,协同围击同一目标。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六节:“将敌军对我军的战略上的分进合击,改为我军对敌军的战役或战斗上的分进合击。”语法:分进合击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战策略等。示例:这份电报全部暴露了敌人对我‘分进合击’的战役企图和敌人各路兵力的部署。曹丹辉《在一九三一年间》
- 7 亡秦三户
-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后因以“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语法:亡秦三户作宾语、定语;指奋起推翻残暴统治。示例:古直《吊杨笃生先生》诗:“曾把心香爇到君,亡秦三户识雄文。”
- 8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 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语法: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三国志通俗演义·司马懿破公孙渊》:“‘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主公当避凶就吉;今若背反,必丧身矣。”
- 9 财源广进
- 财源广进指四面八方,很多财富进我家来。
- 10 进贤退奸
- 犹言进贤黜佞。出处:宋·苏辙《王安礼知扬州》:“方先帝厉精求治之秋,有大臣进贤退奸之助。”语法:进贤退奸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任用人才。
- 11 物在人亡
- 人死了,东西还在。指因看见遗物而引起对死者的怀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出处:宋·曾会《重登潇湘楼》诗:“物在人亡空有泪,时殊事变独伤心。”语法:物在人亡作谓语、宾语、分句;指怀念故人。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麝月忙也笑道:‘这是晴雯的针线。’又叹道:‘真真物在人亡了!’”
- 12 亡国大夫
- 《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出处:《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语法:亡国大夫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邹韬奋《从心坎里》:“这种精神和‘亡国大夫’的奴性正是立于相反的两极端。”
- 13 进退有常
- 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出处:《鹖冠子 泰鸿十》:“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语法:进退有常作谓语、宾语;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示例:唐·白居易《答高郢》:“而能始终有道,进退有常;援礼引年,遗荣致政。”
- 14 兴废存亡
- 兴:兴起。把废除和消亡的事业再复兴、保存起来出处:明·汤显祖《南柯记·拜郡》:“问亲邻兴废存亡,叙风烟悲楚哀伤。”语法:兴废存亡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