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名励节简介
砥名励节的意思
解释: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出处:
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语法:
砥名励节作谓语、宾语;指磨炼自己。
砥名励节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砥砺名节
砥名励节相关词语
- 1 四时八节
-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出处:唐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语法:四时八节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季节。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宫里虽然四时八节,有各地进贡的时鲜货,到底路途迢迢,哪里一上市就有得吃?”
- 2 名存实亡
- 名义上还有;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惑主不然,计其入不计其出,出虽倍其入,不知其害,则是名得而实亡。”语法:名存实亡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形容只剩一个空名。示例:自从日方半途撤走后,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名存实亡。
- 3 名正言顺
-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语法:名正言顺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示例:待小生得官回来,谐两姓之好,却不名正言顺。(元 郑德辉《倩女离魂》第二折)
- 4 名声过实
- 名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名。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豨传赞》:“及为将军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语法:名声过实作谓语、定语;指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 5 繁文末节
-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出处: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语法:繁文末节作宾语、定语;指琐碎多余的事项。示例:他很讨厌这些繁文末节
- 6 逢时遇节
- 时:季节;节:节气。遇到四季节令。指过年过节的时候。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逢时遇节,俱赏金银。”语法:逢时遇节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方才老爹说的,他是个告命夫人,到家请会画的替他追个像,把凤冠补服画起来,逢时遇节,供在家里。(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 7 急功近名
- 急于求成,贪图虚名。出处:《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语法:急功近名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急于求成。
- 8 励兵秣马
-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语法:励兵秣马作谓语;指准备战斗。示例:镇臣刘云佐与臣言,愿励兵秣马与敌驰角。明·陈子龙《通敌·权宜疏》
- 9 义不屈节
- 节:节操。为了追求正义,决不失去节操。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未及天明,一连数次,报说关公夜走临沮,为吴将所获,义不屈节,父子归神。”
- 10 枉担虚名
- 枉:徒然。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现在这两位姨娘,也是枉担虚名的。”语法:枉担虚名作谓语、宾语;指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 11 节食缩衣
- 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出处:宋·朱熹《刘氏墨庄记》:“节食缩衣,悉力营聚。”语法:节食缩衣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节俭。示例:我们现在不需要节食缩衣了
- 12 上下有节
- 节:节度。不论职位高低都有法度约束。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 13 硕彦名儒
- 硕:大;彦:有才学的人。指有名声的大学者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公子好客,结多少硕彦名儒;相府开筵,常聚些布衣韦带。”语法:硕彦名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折节下士
-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语法:折节下士作谓语、定语;指尊重有知识的人。示例: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上》:“累官至大冢宰,折节下士,天下多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