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时及物简介
利时及物的意思
解释:
救世济物。
出处:
明·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幸以古人自勉,以利时及物为己任,俾孤陋者所企效而取法焉。”
语法:
利时及物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利时及物相关词语
- 1 民胞物与
-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出处:宋 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语法:民胞物与联合式;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示例: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 2 本小利微
-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出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语法:本小利微作宾语、定语;指小本买卖。示例: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3 仁民爱物
- 仁:仁爱,同情、爱护或帮助。爱众人,进而爱护万物。旧指官吏仁爱贤能。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之于物也,爱人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语法:仁民爱物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吏。示例:至于畏天事神,仁民爱物之际,未尝有须臾懈也。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 4 针砭时弊
- 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示例:王刚的文章大胆针砭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 5 因势利导
- 因:循;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推动。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语法:因势利导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清 李渔《闲情偶寄 声容 治服》:“不若因势利导,使之渐近自然。”
- 6 四时之气
-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语法:四时之气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
- 7 诛求无时
- 诛求:苛求。勒索。不断地进行勒索,没有满足的时候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语法:诛求无时作谓语、定语;指贪心不足。
- 8 爱屋及鸟
- 爱上一间屋子连那里的鸟儿也喜欢了,比喻爱上一个人或事物,就连与他有连带关系的人或事物也一并爱上,含褒义。
- 9 疾雷不及掩耳
-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出处:《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语法:疾雷不及掩耳复句式;作定语、分句;比喻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示例: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
- 10 以言徇物
- 用违心的话语附和别人。
- 11 逐物不还
- 谓沉湎于世俗。语本《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出处: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语法:逐物不还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人军》诗:“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 12 六合时邕
- 指天下和睦。出处:六合时邕,巍巍荡荡。
- 13 流年不利
- 流年:旧时算命的人逐年推算一个人运气的好坏;叫“流年”;这里指某一个年头、时间。时运不好。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想是我流年不利,故此没福消受,以致如此。”语法:流年不利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而自己呢,虽然前一段身处逆境,流年不利,但倚恃个人的顽强奋斗,终究否极泰来,转败为胜。(康式昭、奎曾《大学春秋》)
- 14 及时行乐
- 及时:抓紧时机。抓紧时机寻欢作乐。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人生如白驹过隙,倘不及时行乐,则老大徒伤悲也。”语法:及时行乐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消极性享乐。示例:此时离行期尚远,正当及时行乐,反要伤悲,岂不将好好时光都变成苦海吗?(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