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夜无知简介
暮夜无知的意思
解释:
黑夜无人知晓。
出处:
《后汉书 杨震传》:“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语法:
暮夜无知作宾语、定语;指暗中做事,无人知道。
示例:
明·吕坤《呻吟语》第一卷:“‘暮夜无知’,此四字百恶之总根也。”
成语造句
- 1.腐败的侥幸总是来自“暮夜无知者”,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体系,完善官员房产乃至财产申报制度,“房腐”才无处遁形。
- 2.《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调任荆州刺史,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夜访,“怀金十斤”,声称“暮夜无知者”。
- 3.李愤然拒纳,写诗一首;“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莫言暮夜无知者,怕塞乾坤有鬼神。
- 4.古往今来,“慎独”始终是志士仁人道德修养的重要门径,东汉时期的“杨震四知”便是“慎独”的典范,不因“暮夜无知者”而收受礼金,时刻自省自律。
- 5.王密送杨震十金,称“暮夜无知者”。
- 6.东汉安帝时,昌邑县令王密为了感谢荆州刺史杨震当年的提携之恩,深夜携重金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知者。
成语故事
- 东汉时期,太守杨震为人正直,清正廉洁,从来不收受别人的贿赂。受他举荐的昌邑县令王密趁着夜色,给他送去10斤黄金。杨震十分不高兴,王密说夜深人静没人知晓的。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能收这不义之财。”
暮夜无知相关词语
- 1 无父无君
- 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语法:无父无君作宾语、定语;用于讽刺人。示例:冰心《斯人独憔悴》:“率性连白鞋白帽,都穿戴起来,这便是无父无君的证据了。”
- 2 知命不忧
- 识天命者无忧虑。出处:《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语法:知命不忧连动式;作宾语;指识天命者无忧虑。示例:明·刘基《愁鬼言》:“达人大观,知命不忧。”
- 3 曾无与二
-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出处:晋 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晋书 解系孙旂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语法:曾无与二作谓语、定语;指独一无二。示例:《晋书·贾疋传》:“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 4 渺无音讯
- 指毫无消息出处: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新任务》:“太阳下了山,同志们打起灯笼火把,披开一丛丛的荒草搜寻,炮弹还是渺无音讯。”语法:渺无音讯作定语、宾语;指毫无消息。
- 5 厚颜无耻
-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出处:《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语法:厚颜无耻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1)这家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真是厚颜无耻。(2)秦桧听了,厚颜无耻地哈哈大笑,说:“由他们去笑骂吧!”
- 6 十里无真言
- 远处传来的消息不可轻信出处:黎汝青《叶秋红》:“十里无真言,总是越传越玄。”语法:十里无真言作定语、分句;指不要盲目轻信。
- 7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 想要别人不知道,不如自己不去做(多指坏事)。出处:《汉书 枚乘传》:“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晋书 苻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语法:欲人勿知,莫若勿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符坚载记上》:“谚曰:‘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声无细而弗闻,事未形而必彰者,其此之谓也。”
- 8 与人无忤
- 忤:抵触。没有和人相抵触的时候。指与人相处和善。出处:汉·陆贾《新语·辨惑》:“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
- 9 无中生有
-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语法:无中生有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子息从来天数,原非人力能为。最是无中生有,堪令耳目新奇。(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
- 10 路人皆知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出处:晋 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语法:路人皆知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示例:季羡林《悼念邓广铭先生》:“也能知道蒋介石之心是路人皆知。”
- 11 似有如无
- 只当没有这回事。形容不在乎,不在意。出处:明·冯惟敏《涞邑初度自述》:“眼见的争名夺利眉儿先皱,耳听着受职为官胆儿便虚,俺子当似有如无。”语法:似有如无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这春梅也不瞧,接过来似有如无,掠在抽屉内。《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
- 12 知足常乐
-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语法:知足常乐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一个快乐主义者首先得有知足的修养,就是古训所谓‘知足常乐’。王西彦《古屋》第一部
- 13 无身无患
- 意为最高境界的医病方法就好比对待没有的烦恼概念一样去治疗,这里强调人们精神的巨大作用。
- 14 目无下尘
- 下尘:下风,比喻地位低下的人。眼睛不往下看。形容态度高傲,看不起地位比自己低下的人。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语法:目无下尘作谓语、定语;指人眼光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