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棠之请简介
发棠之请的意思
解释: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出处: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语法:
发棠之请作宾语;指请示赈济。
示例:
地震灾后,人们都在盼望发棠之请
发棠之请相关词语
- 1 羊公之鹤
- 羊公:指晋朝征南大将军羊祜。 原指羊公不舞之鹤。现比喻名不副实。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庾失小望,遂名之为羊公鹤。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而不肯舞,故称比之。”
- 2 贪墨之风
- 墨:不洁;贪墨:官吏受贿。官吏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形容吏治腐败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贪以败官为墨。”语法:贪墨之风作宾语;指吏治腐败。示例:《明史·赵锦传》:“四方习贪墨之风,而闾阎曰以愁困。”
- 3 中馈之思
- 中馈: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之事,引申为妻室。指思念有个主持家务的妻子出处:《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语法:中馈之思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柴躬自经理,劬劳甚苦,而家中米盐,不食自尽。由是概然兴中馈之思,聘医药之。”
- 4 驷之过隙
- 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后用以喻光阴飞逝。出处: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语法:驷之过隙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 5 置之死地而后已
- 置:放置。一定要害人致死才算完事出处:《上饶集中营·集中营生活散记》:“天哪!人快要死了,还时时提防他会开小差,难道真要‘置之死地而后已’吗?”语法:置之死地而后已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困而学之
-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出处:《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语法:困而学之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等。
- 7 失之穿凿
- 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出处:《艺苑卮言》
- 8 邦家之光
- 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出处:《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语法:邦家之光作主语、宾语;指国家的光荣。
- 9 断金之交
- 指情深谊厚的朋友出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10 天无绝人之路
- 天下不会断绝人的出路,把人困死。比喻人虽一时处于绝境,但终归可以找到出路。出处:元 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只是那东北上摇下一只船来。”语法:天无绝人之路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又道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街上卖身,只见一个老妈妈走近前来。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 11 曝腮之鱼
- 晒着腮的鱼。比喻处在困顿的境遇之中。出处:《梁书·何敬容传》:“且曝腮之鳞,不念杯杓之水,云霄之翼,岂顾笼樊之粮。”
- 12 乘人之厄
- 乘:趁;厄:苦难。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予过矣!”语法:乘人之厄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不世之仇
- 不世:非凡。指极大的仇恨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41回:“但愿陛下毋忘不世之仇,怠忽祖宗之业,汲汲于心,以图恢复。”语法:不世之仇作宾语;指极大的仇恨。示例: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70回:“这武三思贼子,他杀我一门家口,乃不世之仇,今日狭路相逢,岂可轻轻放过!”
- 14 冥漠之都
- 亦称“冥漠之乡”。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出处:前蜀·杜光庭《马尚书南斗醮词》:“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忏罪;稽首仰鸿蒙之境,冀涤前非。”语法:冥漠之都作宾语;多用于迷信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