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末缘由简介
始末缘由的意思
解释: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你将始末缘由,细细说来,不可欺隐。”
语法:
始末缘由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事情等。
示例:
这媳妇哪里敢隐瞒,只得将始末缘由从直说出。清 陈朗《雪月梅》第九回
始末缘由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始末原由
成语造句
- 1.然后米大爷把事情的始末缘由一说,刘全有都听呆了,还好他曾经见过米大爷的本事,所以已经见怪不怪了。
- 2.经过赖特的解释,老爵士休斯才大体上弄清了事情的始末缘由。
- 3.廖晴儿赶紧替古大路把他这次为何也到了这里的始末缘由,大致解释给了廖长老听。
- 4.尼采对瓦格纳之爱的始末缘由,与其对上帝之爱相似。
- 5.而那次大战的始末缘由,也随之尘封于历史的轮回之中,成为传说。
- 6.其个中原因,我想,也许是我们是当事人,知道事情的始末缘由,设法原谅自己却不能宽宥他人。
始末缘由相关词语
- 1 离本徼末
- 犹言舍本逐末。出处:《汉书·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语法:离本徼末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晚节末路
- 节:时期;末路:终了。末世。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语法:晚节末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死生祸福,相去有差。晚节末路,共此叹嗟。”
- 3 不由自主
- 由不得自己。指控制不住自己。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语法:不由自主兼语式;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示例: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
- 4 始愿不及此
- 始愿:当初的愿望。指事势的变化发展,并非起初所料想到的。出处:《左传 成公十八年》:“孤始愿不及此。虽及此,岂非天乎!”示例:这两个老儿也叫作‘始愿不及此,今及此岂非天乎’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
- 5 不解之缘
- 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出处: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语法:不解之缘偏正式;作宾语;形容关系密切。示例:(1)他从小就和足球结下了不解之缘。(2)他从小就和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 6 必由之地
- 必:一定;由: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地方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此人闻得青州有三千银子上京,兖州乃必由之地,意欲探取。”语法:必由之地作主语、宾语;用于地理等。
- 7 俯仰由人
- 集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比喻一切受人支配。出处:金 元好问《论诗》:“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语法:俯仰由人紧缩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一切受人支配。示例:宋振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作别人的奴仆,一颦一笑都俯仰由人。”
- 8 桑榆末景
- 同“桑榆暮景”。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语法:桑榆末景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 9 由来已久
- 发生此事,已有很久的原因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语法:由来已久作谓语、定语;用于事情等。示例: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已经根深蒂固在当地人心中,不易改变。
- 10 强本弱末
- 犹强干弱枝。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语法:强本弱末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11 由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出处:李欣《老生常谈·编村史》:“作自我教育的‘村史’,这却是破天荒的创造。联想所及,由小见大。”语法:由小见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看问题等。
- 12 始终不渝
-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出处:《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语法:始终不渝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明史 年富传》:“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
- 13 逐末舍本
-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出处:《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语法:逐末舍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14 强弩之末
- 弩:古代用机械发箭的弓;末:指箭射出后的最末一段射程时;失去了攻击力。用强劲的弓射出的箭;射程已到尽头。比喻原本强大;可现在已衰竭无力了。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语法:强弩之末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至于军阀,那是强弩之末了。(欧阳山《三家巷》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