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末舍本简介
逐末舍本的意思
解释:
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出处:
《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语法:
逐末舍本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造句
- 1.只是,商人们失利没啥要紧,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该想想,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末舍本,恐怕还在那个利字上过于急切了。
- 2.为了推动读书,将读书娱乐化,此举只会让学生误入歧途,逐末舍本。
- 3.其错皆在逐末舍本、用奇舍正、尚虚弃实,只求一时急效而不计后果,沉溺于权谋而践踏义理。
- 4.笔者认为这是在逐末舍本,不是为了帮助公众克服陈年陋习,养成遵守公共卫生的习惯,只是为了罚款,罚款已成为其终极目的。
逐末舍本相关词语
- 1 随方逐圆
-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8回:“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语法:随方逐圆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营造》:“惟将砖瓦木料搭成空架子,千篇一律,既不明相题立局,亦不知随方逐圆。”
- 2 舍近即远
- 见“舍近务远”。出处: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易其居,迂其途。”杜牧注:“易其居,去安从危,迂其途,舍近即远。”语法:舍近即远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始末缘由
-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缘由:缘故由来。事情的经过和原因。亦作“始末原由”。出处: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你将始末缘由,细细说来,不可欺隐。”语法:始末缘由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事情等。示例:这媳妇哪里敢隐瞒,只得将始末缘由从直说出。清 陈朗《雪月梅》第九回
- 4 离本徼末
- 犹言舍本逐末。出处:《汉书·严安传》:“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语法:离本徼末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木本之谊
- 谓宗族情义。
- 6 晚节末路
- 节:时期;末路:终了。末世。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至其晚节末路,张耳、陈胜连从兵之据,以叩函关,咸阳遂危。”语法:晚节末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死生祸福,相去有差。晚节末路,共此叹嗟。”
- 7 逐客之令
-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语法:逐客之令作主语、宾语;用于交往等。示例:清·许奉恩《里乘》第一卷:“遽为鸨媪齿冷,将下逐客之令。”
- 8 营营逐逐
- ①忙忙碌碌。②竞相追逐。出处:明·宋濂《抱瓮子传》:“夫子恒营营逐逐于一瓮间,无乃自苦乎?”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语法:营营逐逐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群蚁营营逐逐,以企仰此无量之光荣,莫肯让也。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三节
- 9 避重逐轻
- 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出处:见“避重就轻”。语法:避重逐轻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避开重大问题与责任。示例:各站额设车正贴人户,有近上富有实,有丁力站户,避重逐轻,或弟或兄,擅自将本户分房家口。《元典章·兵部三·站户别投户事》
- 10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出处:《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蔡沈集传:“去恶则务绝根本。”语法:除恶务本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旧唐书·刘仁规传》
- 11 深根固本
- 同“深根固柢”。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至于中夏鼎沸,九域槃亘之时,率须深根固本,爱力惜费。” 《晋书·文苑传·伏滔》:“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语法:深根固本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天元实无积德;视其相貌,寿亦不长。又,诸籓微弱,各令就国,曾无深根固本之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三
- 12 桑榆末景
- 同“桑榆暮景”。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语法:桑榆末景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垂老之年。
- 13 排门逐户
- 挨家挨户。出处:《说岳全传》
- 14 谋道作舍
-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出处:宋·宋祁《杂说》:“谋道作舍,三年弗架。”语法:谋道作舍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