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去鱼来简介
雁去鱼来的意思
解释:
书信往来。雁、鱼均喻书信。
出处:
元·汤式《湘妃引·有所赠》曲:“莺煎燕聒惹相思,雁去鱼来传恨词。”
语法:
雁去鱼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雁去鱼来相关词语
- 1 时来运旋
- 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出处:明 王玉峰《焚香记 相决》:“问何年是你的运来时旋?”语法:时来运旋作谓语、定语、宾语;指转好。
- 2 去住两难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去住两情兮谁具陈。”语法:去住两难作宾语、状语、定语;指难以抉择去留。示例:去住两难,踌躇不决。(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九回)
- 3 以杀去杀
-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出处: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语法:以杀去杀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4 常来常往
- 经常来往或访问的行动、习惯或事例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想这许多妖怪在园里,还了得!头里人多阳气重,常来常往不打紧。”语法:常来常往作谓语、宾语;指经常来往。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王大老爷放了湖州府,在杭州还有差使,常来常往,总有用得着你船的时候。”
- 5 一心归去
- 人能开启善心,勇于承当,奇迹便会开花。
- 6 鼎成龙去
-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出处:《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语法:鼎成龙去作宾语、定语;指帝王去世。示例: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宋·刘克庄《水龙吟》词
- 7 鱼龙曼羡
- 喻世事变幻。出处:清·龚自珍《小游仙词》之六:“顽仙一觉浑瞒过,不在鱼龙曼羡中。”语法:鱼龙曼羡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去危就安
- 离开危险,达到平安。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语法:去危就安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3回:“去危就安,正在今日,未知诸君意下如何?”
- 9 祸来神昧
- 昧:昏昧。祸患来了,神志昏乱不清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语法:祸来神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方东树《大意尊闻·立行》:“若夫祸来神昧,虽亦有之,而不可藉口。”
- 10 豕亥鱼鲁
- 《吕氏春秋 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后以“豕亥鱼鲁”谓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出处:《吕氏春秋·察传》载有“己亥”误作“三豕”的故事。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语法:豕亥鱼鲁作宾语、定语;指文字错误。示例:宋·宋咸《注<孔丛子>序》:“然士大夫号藏书者,所得本皆豕亥鱼鲁,不堪其读。”
- 11 如鱼得水
-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语法:如鱼得水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含褒义。示例:若使他回来了,我们就应该如鱼得水,欢喜的了不得,那里还有功夫在这里纳闷呢!(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 12 为渊驱鱼
-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语法:为渊驱鱼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为了打败敌人,我们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绝不能做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之事。
- 13 效死勿去
- 指竭尽忠诚。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语法:效死勿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设在围城中,内无粮刍,外无救援,当如何?先生应声曰:“效死勿去”。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
- 14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 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不会来,须提高警惕出处: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语法: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分句;指来的人不是善良的,善良的就。示例:小王押着罪犯正往派出所走,迎面走来一个彪形大汉,手里拿着匕首,小王心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