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客散简介
酒阑客散的意思
解释:
阑:尽;客:客人。酒席完毕,客人归去
出处:
清·张岱《祭秦一生文》:“至夜静灯残,酒阑客散,其于楹础之间,两目灿烂如岩下电者,非他人必一生也。”
语法:
酒阑客散作宾语、定语;指宴会后客人离去。
酒阑客散相关词语
- 1 斗酒只鸡
- 一斗酒一只鸡,指简便酒食。以鸡和酒祭奠亡友出处:三国 魏 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语法:斗酒只鸡联合式;作宾语;指作为追悼亡友的话。示例:既然肯来赴约呵,您兄弟斗酒只鸡,等待我的哥哥也。(元 宫大用《范张鸡黍》楔子)
- 2 钓鳌客
- 钓:钓钩;鳌:传说海中的大龟。比喻有豪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语法:钓鳌客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胸怀。示例:宋·赵德麟《侯靖录》第六卷:“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版,上题曰:‘海上钓鳌客李白。’”
- 3 骚人词客
- 同“骚人墨客”。出处:清·戴名世《序》:“永嘉山水,秀绝鬟区,曩者亦骚人词客之所萃也。”语法:骚人词客作宾语、定语;指文人。
- 4 更阑人静
- 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阑:将尽;人静:没有人的吵杂声,一片寂静。夜已很深,没有人声,一片寂静。出处:明 陆采《怀香记 谋逾东墙》:“更阑人静,东墙月上移花影。”语法:更阑人静作定语、状语;指深夜。示例:许地山《信仰底哀伤》:“在更阑人静的时候,伦文就要到池边对他心里所立的乐神请求说。”
- 5 散灰扃户
- ①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②旧时因以“散灰扃户”讥讽防闲妻妾之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出处:《旧唐书·李益传》:“然少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语法:散灰扃户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斗酒博凉州
- 宾客多苦不得见
- 7 宾客盈门
- 盈:充满。指来客很多出处:《旧唐书 窦威传》:“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语法:宾客盈门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七章:“人在高处亲戚多,祖父七十大寿那天,高府宾客盈门。”
- 8 一轰而散
- 形容聚在一起的人一下子吵吵嚷嚷地走散了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大家才嘻嘻哈哈一轰而散,跑出去了。”语法:一轰而散作谓语、定语;指吵吵嚷嚷地走散了。示例: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一轰而起,一轰而散,他逮不住领头人儿,看他有什么法子?”
- 9 花魔酒病
- 指沉湎于酒色出处:元·曾瑞《哨遍·思乡》:“花解语,娇相并,旦暮花魔酒病。”语法:花魔酒病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示例:明·梅鼎祚《玉合记·酧负》:“早除却花魔酒病,惯闻他鹤唳猿声,守清夜药垆丹鼎。”
- 10 榷酒征茶
- 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草野抒忠告,榷酒征茶太纷扰。”语法:榷酒征茶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恋酒贪杯
- 恋:爱慕不舍;杯:酒杯。形容好酒贪杯出处:元·无名氏《水仙子·遣怀》:“嘱咐你休恋酒贪杯,到那里识些廉耻。”语法:恋酒贪杯作谓语、宾语;用于好酒的人。示例:明·无名氏《破风诗》第三折:“打家截道逞凶势,恋酒贪杯添意气。”
- 12 灯火阑珊
- 1.灯火稀疏,指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2.古时入夜后家家举灯,至就寝才灭去灯火。因此灯火阑珊又代表「夜深」、深宵无人之时分
- 13 滴酒不沾
- 一点酒也不喝出处: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平常是滴酒不沾。”语法:滴酒不沾作谓语、定语;指不喝酒。示例:王朔《浮出海面》:“使我纳闷的是颇能喝几杯的于晶滴酒不沾,只是拼命抽烟。”
- 14 曲终人散
- 万事万物都有消亡的一刻,曲子停息了。示例:他的建议太富浪漫色彩,太理想化,所以曲终人散,没有引起什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