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行求前简介
却行求前的意思
解释:
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出处:
语出《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
语法:
却行求前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示例: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举传》:“陛下所行,但务其华,不寻其实,犹缘木求鱼,却行求前。”
却行求前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缘木求鱼
却行求前相关词语
- 1 言行一致
-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语法:言行一致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 2 好意难却
- 好的心意难以推却出处:鲁迅〈藤野先生〉
- 3 隔行如隔山
- 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出处: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参谋长虽然是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可是隔行如隔山,和土匪们联络便不如小喜。”语法:隔行如隔山作宾语、定语;指不同行业差别大。示例:隔行如隔山,我们局外人就是有什么事看在眼里,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二回)
- 4 孤独求败
- 形容已经到了人们认为的很高的境界,想找一个能与自己匹敌的人都很难,形容非常寂寞无奈与空虚的意思。
- 5 言出必行
- 表示说了就必须做到。比喻一个人很讲信用。言:说,言者意之声出:出来。必:一定,将会。行:做,实践。示例:大丈夫言出必行,做事要果断,一诺千金。
- 6 言不及行
- 谓言行不一。出处:明·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语法:言不及行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7 逆天而行
- 逆:违背。违背天意做事。比喻违背客观形势或规律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2回:“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语法:逆天而行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违背客观规律。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据仙姑说得其难其慎,断不可逆天而行。”
- 8 步线行针
- 比喻周密布置。出处: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又不是不精细,又不是不伶俐。”语法:步线行针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周密安排设计。示例:那怕你指天画地能瞒鬼,步线行针待哄谁?(《元曲选 李逵负荆》)
- 9 行或使之
- 行:所作所为;使:命令,指使。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比喻做事自觉主动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语法:行或使之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10 济时行道
- 济:救助。拯救时世,推行王道仁教出处:明·杨澄《陈伯玉先生文集后序》:“岂足以知先生之术济时行道,忠忧之心进进不已哉。”语法:济时行道作谓语、定语;指救世行王道。
- 11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 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语法: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示例:苏雪林《玉溪诗迷·引论》:“这也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意思。”
- 12 求马于唐市
- 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出处:苏曼殊《与刘半农书》:“(达吐,)西域术语,或神秘之名,即查泰西字书,不啻求马于唐市。”语法:求马于唐市作谓语、定语;形容白费功夫。
- 13 行而不著
- 只行动而不明白其所以然
- 14 反其道而行之
- 反;相反;其:他的;道:方法;办法;行:做;之:它;指事情。采取同对方相反的方法行事。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14回:“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反其道而行之了!”语法:反其道而行之连动式;作谓语;指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示例:家长们总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可很多孩子存在好奇心,反其道而行之,最后闹出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