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厄闰简介
黄杨厄闰的意思
解释:
黄杨:树木名;厄:困苦;闰:闰年。旧时传说,黄杨木难长,遇到闰年,非但不长,反而会缩短。比喻境遇困难。
出处:
宋 苏轼《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 退圃》:“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语法:
黄杨厄闰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境遇困难。
示例: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王澹音》:“《病中述怀》云:‘愁如碧草逢春长,身似黄杨厄闰频,’颇见风骨。”
英语翻译
- 英语:
in adverse circumstances
黄杨厄闰相关词语
- 1 黄香扇枕
- 《后汉书·文苑传上·黄香》:“ 香 家贫,内无僕妾,躬执苦勤,尽心奉养。 ” 王先谦 集解:“ 惠栋 曰:《东观记》云:父 况 ,举孝廉,为郡五官,贫无奴僕。
- 2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
- 黄钟:大钟;瓦缶:瓦锅。黄钟被砸烂抛置一边,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人却身居高位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鼠辈鸱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幺,毒害乃尔。”语法:黄钟毁弃,瓦缶雷鸣作定语、分句;指贤人不被所用。
- 3 抽黄对白
- 谓只求对仗工稳。出处:唐·柳宗元《乞巧文》:“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飞走。”语法:抽黄对白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等。示例:笔力沉雄,直接汉魏,非抽黄对白家所能道也。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唐竹庄》
- 4 黄帝子孙
-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的后代。指中华儿女出处:周恩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仍需要全国同胞,每一个热血的黄帝子孙,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语法:黄帝子孙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中华儿女。
- 5 黄钟大吕
-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出处:《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语法:黄钟大吕联合式;作宾语;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示例:洞箫牧笛的丝竹音乐,我们固然喜欢,但我们更喜欢黄钟大吕的交响音乐。
- 6 倒拔垂杨柳
- 古典名著《水浒传》的一个故事,鲁智深为了收服一众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竟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 7 水性杨花
-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出处: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语法:水性杨花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大凡女人都是水性杨花。(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二回)
- 8 飞苍走黄
- 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语法:飞苍走黄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打猎。示例:[董桓]年四十馀,称雄一乡,性好武勇,所交游悉射皮饮胄、飞苍走黄之人。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
- 9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出处:战国 楚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语法:黄钟毁弃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噫!鼠辈邸张,其若是哉!黄钟毁弃,瓦缶雷鸣,蠢兹幺么,毒害乃尔。(清 汇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 10 回黄转緑
- 草木秋冬黄落,春日转绿。谓时序变迁,亦喻世事变化。 晋 无名氏 《休洗红》诗之二:“迴黄轉緑無定期,世事返復君所知。” 梁启超 《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迴黄轉緑,循環無端。”
- 11 回黄转绿
-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出处: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语法:回黄转绿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世事的反复。示例:但鲁迅杂文的艺术手法,仍然是回黄转绿,掩映多姿。(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
- 12 跳进黄河洗不清
-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语法:跳进黄河洗不清作谓语、分句;指有口难辩。示例:我这下可是跳进黄河洗不清,快帮我想办法吧
- 13 乘人之厄
- 乘:趁;厄:苦难。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子诚敝人也,不念畴昔之义,而欲乘人之厄,予过矣!”语法:乘人之厄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黄耳寄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出处:《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黄耳,甚爱之。……其后因以为常。”语法:黄耳寄书作宾语、定语;指传递家信。示例:黄耳寄书并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