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济楚简介
衣冠济楚的意思
解释: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济楚庞儿俊,可知道引动俺莺莺。”
语法:
衣冠济楚作定语、状语;形容人。
示例:
清·张南庄《何典》第十回:“还要衣冠济楚的装著体面来戏弄老娘!是何道理?”
英语翻译
- 俄语:
изящно одеваться во всём параде
衣冠济楚相关词语
- 1 鬓影衣香
- 鬓:耳边的头发。形容女人的美丽和香艳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荡出兰挠挂楫,于意云何;传来鬓影衣香,谁能遣此?”语法:鬓影衣香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
- 2 衣不重采
- 重:重叠;采:通“彩”。衣服不全是彩色的。比喻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语法:衣不重采作谓语、定语;比喻衣着朴素。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0回:“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 3 博施济众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语法:博施济众连动式;作谓语;形容乐于助人。示例:就是你老弟,每月印结分的好,也不过几十两银子,还没有到那“博施济众”的时候,我也劝你不必出这冤钱。(《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
- 4 楚腰卫鬓
- 谓细腰秀发。借指美女。出处:唐·李贺《洛姝真珠》诗:“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语法:楚腰卫鬓作宾语、定语;借指美女。
- 5 弹冠振衣
-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出处: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语法:弹冠振衣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官场。示例: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后汉书·李固传》
- 6 冬月无复衣
- 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出处:《宋书·沈道虔传》:“冬月无复衣,戴颙闻而迎之,为作衣服,并与钱一万。”
- 7 冠盖相望
-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语法:冠盖相望主谓式;作谓语;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示例:冠盖相望催入相,待将功德格皇天。(唐 韩愈《次潼关上都统相公》诗)
- 8 衣冠齐楚
-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语法:衣冠齐楚作定语、状语;形容人。
- 9 扶困济危
- 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出处:柳洲《风雨桃花洲》:“李大树在二虎子心目中,已成为自己所不及的、不畏强暴、扶困济危、本领高强的英雄。”语法:扶困济危作谓语、定语;指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
- 10 冠鸡佩猳
- 猳:公猪。头戴饰有雄鸡的帽子,身佩绣有公猪的饰物。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饰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猳豚。”语法:冠鸡佩猳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装束等。
- 11 发踊冲冠
- 同“发上冲冠”。出处:宋·徐爰《旄头说》:“臣谓壮士之怒,发踊冲冠,义取於此。”语法:发踊冲冠作谓语、状语、定语;形容极端愤怒。
- 12 楚界汉河
-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语法:楚界汉河作宾语;比喻战争的前线。示例: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
- 13 济河焚舟
- 济:渡过;焚:烧。渡过河就把渡船烧了。形容断绝退路;准备决一死战。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语法:济河焚舟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表示决心死战。示例: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
- 14 逢衣浅带
- 逢衣:袖子宽大的衣服,古代读书人的衣服;浅带:宽博的衣带。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逢衣浅带。”语法:逢衣浅带作宾语;指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