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行绝才简介
殊行绝才的意思
解释:
殊:特殊;绝:少有的。 指才能和德行都很高超,世上少有。
出处:
《后汉书·班固传》:“此六子者皆有殊行绝才,德隆当世。”
殊行绝才相关词语
- 1 作言起行
- 言行必须一致。
- 2 才兼万人
- 一个人的才能抵得上许多人。用于吹嘘之词,指有特殊的才能。出处:宋·李觏《上聂学士书》:“执事才兼万人,心照亿载,声音之道,蚤所详明。”
- 3 相机行事
- 相:察看;机:时机。看着机会灵活地做事情。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吴用听罢,对宋江计议,便唤时迁、石秀近前密语道:‘如此依计,往花荣军前,密传将令,相机行事。’”语法:相机行事连动式;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示例:这事到时你相机行事,酌情处理吧。
- 4 才尽词穷
- 词:文词;穷:尽。才学用尽,言词枯竭。形容学识浅薄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7回:“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半日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语法:才尽词穷作谓语、定语;用于学识。
- 5 鱼尾雁行
- 谓兵轮行进之队列,一轮居中为首,其它轮船按人字形两旁依次排列,状如鱼尾,又如雁阵。
- 6 抱才而困
- 很有都能而得不到重用,处境困窘。出处: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长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怅然有感。”
- 7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语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示例:梁遇春《途中》:“俗语说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8 锦衣行昼
- 富贵了须回归故里。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语法:锦衣行昼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富贵须归故里。示例:宋·辛弃疾《水龙吟》:“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
- 9 霸道横行
- 横行霸道,蛮横无理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语法:霸道横行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无礼。示例: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儿女英雄伟》第八回
- 10 肆行无忌
- 肆:放肆。忌:顾忌。任意胡作非为,一点顾忌没有。出处:《明史·石亨传》:“因劾亨招权纳赇,肆行无忌,与术士邹叔彝等私讲天文,妄谈休咎,宜置重典。”语法:肆行无忌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湖南军政,以谘议局绅之把持煸动,形势险恶,焦达峰处之坦然,煸动者尤肆行无忌。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三骗
- 11 殊涂同归
- 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本谓由不同途径达到同一目的地。后以喻采用不同方法得到相同结果。出处:语出《易·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孔颖达疏:“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于一,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语法:殊涂同归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生等。
- 12 三句不离本行
-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语法:三句不离本行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论职业内的事。示例:你们三句不离本行,教育,教育,把我门外汉冷落了。叶圣陶《倪焕之》第四章
- 13 行满功成
- 行:道行;功:功德。指功德修炼已成,道行圆满,得道成仙出处:明·无名氏《李云卿》第四折:“今日乃李云卿行满功成之日,冲霄得道之时。”语法:行满功成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成功。
- 14 行思坐想
- 谓不停地思考。出处: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语法:行思坐想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殿上,帝王,行思坐想正南下望,知祸起自天降。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