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不离本行简介
三句不离本行的意思
解释: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语法:
三句不离本行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论职业内的事。
示例:
你们三句不离本行,教育,教育,把我门外汉冷落了。叶圣陶《倪焕之》第四章
三句不离本行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三句话不离本行
成语造句
- 1.你小子真是三句不离本行!那他们看上你你就答应了?这不是你娃娃的风格哟!
- 2.黄胖子三句不离本行,两句话尽显贼性。
- 3.喝了会酒,果不其然,赵德刚三句不离本行,又开始讨论起和风月有关的事来。
- 4.没等他说完,珍妮弗就笑了起来,这家伙,真是三句不离本行。
- 5.这采石派取道号还真是三句不离本行。
- 6.饭桌上几个老师都是三句不离本行,聊着与音乐相关的事情。
英语翻译
- 英语:
talk shop <smell of the stable>
- 其他:
<法>ne pouvoir dire trois mots sans parler de sa profession
三句不离本行相关词语
- 1 自不待言
-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示例:散居世界各国的华侨,虽然不少已入外国籍,但其对祖国的忠诚仍是自不待言的。
- 2 行远升高
-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出处:《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语法:行远升高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张居正《进进章疏》:“虽章句浅近之言,不足以仰窥圣学精微之奥,然行远升高,或亦一助云耳。”
- 3 不二门
- 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出处: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语法:不二门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出处:《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语法: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宾语;指没有基础的事物。示例: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实践论》)
- 5 踌躇不决
- 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语法:踌躇不决作谓语、定语;指犹豫不决。示例:景公口虽不唯唯,终以田陈同族为嫌,踌躇不决。(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三回)
- 6 磊浪不羁
- 同“磊落不羁”。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季友》:“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语法:磊浪不羁作定语、宾语;指行为放纵。
- 7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烈士:志向远大的英雄。已:停止,衰减。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语法: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老年人。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想起曹操的诗句,他凄惨地一笑。”
- 8 顽固不化
- 化:改变。坚持错误,不肯改悔。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语法:顽固不化作谓语、定语;指不知变通。示例:说我顽固不化,为游击主义翻案;蔑视中央,搅乱军心等待。(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六章)
- 9 不出户知天下
- 即使在家里,也知外面发生的事情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 10 雍容不迫
- 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出处:《元史 刘敏中传》:“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语法:雍容不迫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态度。示例:他的行动和谈吐都是雍容不迫。郭沫若《献身精神的榜样》
- 11 点水不漏
- 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出处:《隋唐演义》第四九回:“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没,点水不漏。”语法:点水不漏作谓语、状语、补语;指严密。
- 12 重三迭四
- 见“重三迭四”。
- 14 良莠不分
- 莠:狗尾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难以区分出处:《清史稿 吴杰传》:“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语法:良莠不分作谓语、定语;指好坏不分。示例:驭夷长策,当先剿后抚,未剿遽抚,良莠不分。兵至,相率归诚;兵退,复出焚掠。《清史稿·吴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