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乡负俗简介
违乡负俗的意思
解释:
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出处: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语法:
违乡负俗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违乡负俗相关词语
- 1 不违农时
- 违:不遵守。不耽误农作物的耕种时节。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语法:不违农时动宾式;作谓语;指不要错过播种季节。示例:不违农时,减少误工,也十分重要。(毛泽东《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
- 2 时移俗易
- 移:变动;易:改换。时代变了,社会风气也变了。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齐俗训》:“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语法:时移俗易联合式;作谓语;指时世、风俗等都起了变化。示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但时移俗易,世风也终究觉得好了起来。”
- 3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 指各地各有各的风俗习惯。
- 4 遗风旧俗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出处:元·揭傒斯《彭州学记》:“土著之姓十亡七八,五方之俗更为宾主,治者狃闻习见,以遗风旧俗为可鄙,前言往行为可鄙。”语法:遗风旧俗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用违其长
- 用人没有使用其特长出处:《宋史·曹利用等传论》
- 6 袭以成俗
- 袭:因袭。因袭旧的东西已成习俗出处:清·朱彝尊《曝书亭记·朱右传》:“世代沿革,袭以成俗,无复古意。”语法:袭以成俗作宾语、定语;指成为习俗。
- 7 随俗为变
- 俗:风俗。到什么地方就随什么风俗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列传》:“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语法:随俗为变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陶铸《崇高的理想》:“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
- 8 他乡故知
-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出处:明 天然智叟《石头点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他乡故知,分外亲热。”语法:他乡故知作宾语、定语;指遇到好友。
- 9 匡俗济时
-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出处:《宋书 明帝纪》:“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语法:匡俗济时作谓语、定语;指挽救动荡的局势。
- 10 遗世絶俗
- 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出处: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11 胜负兵家常势
- 兵家:军事家;势:情势。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出处:《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语法:胜负兵家常势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
- 12 负薪之言
- 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贞索隐:“《文子》曰:‘圣人不让负薪之言,以广其名。’”语法:负薪之言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 13 见豕负涂
- 看见猪趴在路上。比喻肮脏污秽。出处:《周易 暌》:“上九,暌孤,见豕负涂。”王弼注:“见豕负涂,甚可秽也。”语法:见豕负涂动宾式;作宾语;比喻肮脏污秽。示例:《旧唐书·懿宗纪论》:“见豕负涂之爱竖,非次宠升,焦头烂额之辅臣,无辜窜逐。”
- 14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出处:三国 魏 稽康《幽愤》诗:“嗟我愤叹,曾莫能俦。事与愿违,遘兹淹留。”语法:事与愿违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不料后来事与愿违,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应酬不开!(茅盾《子夜》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