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游西逛简介
东游西逛的意思
解释:
同“东游西荡”。
出处:
《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四人帮’横行时,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东游西逛,学得‘油腔滑调’。”
语法:
东游西逛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务正业。
示例: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从未见他办过什么正经事和什么人接触,只是终日东游西逛。”
东游西逛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东游西荡
成语造句
- 1.整天东游西逛、摇唇鼓舌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 2.考试结束了,他们成天东游西逛,优哉游哉,实在逍遥。
- 3.他整天只是提笼架鸟,东游西逛,玩物丧志,那是很危险的。
- 4.风筝在空中快乐地东游西逛飞翔着。
- 5.考试结束了,他们成天东游西逛,优哉游哉,实是逍遥。
- 6.我不能让你整天无所事事地东游西逛。
英语翻译
- 英语:
moon about <sail about>
东游西逛相关词语
- 1 河东三箧
- 指亡失的书籍。出处:语出《汉书 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语法:河东三箧作宾语;指书籍等。示例: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以睹其全焉。清 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
- 2 东风压倒西风
- 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出处:清 曹雪琴《红楼梦》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语法:东风压倒西风复句式;作谓语;比喻正义战胜邪恶。示例: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莫斯科会议上的讲话》:“我认为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
- 3 衮衣西归
- 衮衣:古代君王穿的礼服;西:向西;归:回来。立下赫赫战功,官拜高位回来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新政俟才,宜速铨补,俟东方化洽,当衮衣西归。”语法:衮衣西归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各奔东西
-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语法:各奔东西作谓语、宾语;指分手。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于是就在吴苑分手,各奔东西。”
- 5 东走西顾
- 比喻顾虑多。出处:《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语法:东走西顾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6 东道之谊
- 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蚌师今天以东道主人尽东道之谊,所用又系全东家的同族,真可算是大义灭亲。”语法:东道之谊作宾语;用于接待外地朋友。示例:茅盾《谈月亮》:“大家都是总角之交,我得尽东道之谊。”
- 7 朝衣东市
- 谓大臣就戮。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错衣朝衣斩东市。”出处:典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语法:~甘如饴,玉体须为美人惜。 ★龚定盫示例:朝衣东市甘如饴,玉体须为美人惜。龚定盫
- 8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9 周游列国
-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出处:曹余章《上下五千年 孔子周游列国》:“孔子的学生说:‘鲁君不办正事,咱们走吧!’打那以后,孔子离开鲁国,带着一批学生周游列国,希望找个机会实行他的政治主张。”语法:周游列国作谓语、宾语;指旅行。示例:扁鹊深入民间,‘周游列国’,‘随俗为变’,解除人民疾病的痛苦。陶铸《崇高的理想》
- 10 唐突西施
-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出处: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语法:唐突西施作谓语、定语;指亵渎比自己强的人。示例:梁实秋《西施舌》:“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但觉未免唐突西施。”
- 11 东隅已逝
- 早年时光易逝,珍惜将来岁月。
- 12 悠游自在
- 见“悠游自得”。出处:鲁迅《书信集·致唐诃》:“我大约并没有先生们所豫想的悠游自在,所以复信的迟延,是往往不免的。”语法:悠游自在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3 东扬西荡
- 谓飘泊无定。出处:《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语法:东扬西荡作谓语、定语;指不稳定。
- 14 东门黄犬
-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出处:《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语法:东门黄犬作宾语、定语;指人后悔。示例: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白衣,何可复得!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