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旧式简介
一依旧式的意思
解释:
式:格式,制度。一切按原来的规格或制度进行
出处:
《隋书·高祖纪》:“隋国置丞相以下,一依旧式。”
语法:
一依旧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一依旧式相关词语
- 1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 对于人或事不从全面看,只是抓住一点就攻击。多指有偏见的批评。出处:《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2期:“那些还不觉悟的人就冷眼旁观,吹毛求疵,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语法: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复句式;作分句;指有偏见的批评。
- 2 孑然无依
- 孑然:单独;依:依靠。形容孤独一人,无依无靠出处:《剪灯新话·姚公子传》:“妻去来数月,而聘金又尽,左顾右盼,孑然无依,将自卖自身,而苦无主者。”语法:孑然无依作谓语、定语;指人很孤独无助。示例:他孑然无依、孤苦伶仃
- 3 一笔勾销
- 勾销:取消;抹掉。用笔在书面材料上勾画一下;表示事情已经了结或取消。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一概不计较。出处:宋 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第七卷:“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语法:一笔勾销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帐务等。示例:如有班部监司,不才官吏,一笔勾销,永不叙用。(元 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
- 4 一枕槐安
- 泛指梦境。也比喻一场空欢喜。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二折:“分明是一枕槐安,怎么的倒做了两下离愁。”语法:一枕槐安紧缩式;作宾语;含贬义。
- 5 一日三覆
- 同“一日三复”。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语法:一日三覆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6 一肢半节
-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出处: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语法:一肢半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一言一行
- 每句话,每个行动。出处: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语法:一言一行作主语、宾语;指言行。示例:钱钟书《猫》:“从此他一言一行都求跟自己眼睛的风度调和一贯。”
- 8 一举两利
- 举:举动、动作。做一件事得到两方面的好处。出处:《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 9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一个浪头尚未平复,另一个浪头又掀起了。比喻事情进行波折很多,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另一个问题又发生了。出处:宋 姜夔《白石道人诗话》:“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又作。”语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比喻事情波折很多。示例:这个故事的情节曲折生动,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层层推进,引人入胜。
- 10 一篑之功
- 篑:盛土的筐。指成功前的最后一筐土。比喻成功前的最后一份努力。出处:《王守仁全集》卷一 :“务收一篑之功,勿为九仞之弃。”语法:我舒坦其外紧张其里的生活已久,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可亏~。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曹锟变成阶下囚》示例:我舒坦其外紧张其里的生活已久,此千钧一发之际,不可亏一篑之功。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曹锟变成阶下囚》
- 11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出处: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语法:百无一是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全都做错了,一无是处。示例:此人做事百无一是,如若重用应当三思而后行。
- 12 百动不如一静
-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语法:百动不如一静作宾语、定语;指以静制动。
- 13 新酒旧瓶
- 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内容出处:赵朴初《片石集·前言》:“尽管‘新酒旧瓶’之讥,在所难免,但主观愿望还是想依主席‘古为今用’的方针做一点推陈出新的工作。”语法:新酒旧瓶作宾语、定语;指换汤不换药。示例:我不喜欢这种新酒旧瓶的做法
- 14 富甲一方
- 拥有的财物在某地方上居第一位。比喻十分富有。示例:曾经那个破落的乞丐,如今富甲一方,不再是吴下阿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