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同造化简介
巧同造化的意思
解释:
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出处:
《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语法:
巧同造化作谓语、定语;指技艺高超。
巧同造化相关词语
- 1 同忧相救
-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语法:同忧相救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明·杨慎《祭玉垒王舜卿文》:“古语有之:‘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2 异口同韵
- 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出处:老舍《赵子曰》第一:“现在的人们不但不复以窄窄金莲为美,反异口同韵的诋为丑恶。”语法:异口同韵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3 询谋佥同
- 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出处:《尚书·大禹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语法:询谋佥同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林则徐《覆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折》:“兹已询谋佥同,谨将察看筹议情形,为我皇上敬陈之。”
- 4 百巧千穷
- 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出处:宋 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语法:百巧千穷紧缩式;作谓语;指有才能但很贫穷。
- 5 时势造英雄
- 时势:一段时期内的客观形势。特定的历史条件,如社会动荡,使人的聪明才智显露出来,并相互作用,使之成为英雄人物。出处:冰心《去国》:“以我这样的少年,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正合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那两句话。”语法:时势造英雄作宾语、分句;指社会造就人才。示例:他的成功,只能说是时势造英雄的结果。
- 6 道同义合
- 犹言道合志同。出处:清·李渔《蜃中楼·婚诺》:“他第三个兄弟钱塘君与我道同义合,相得甚欢。”语法:道同义合作谓语、定语;用于志趣相投的人。示例:他有几个道同义合的朋友
- 7 与众不同
- 和大家不一样。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语法:与众不同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出色。示例:从他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中,看出他很聪明。
- 8 攻守同盟
- 原指国与国之间订立盟约,战时彼此联合进攻或防卫。现多指坏人互相订约,为掩盖罪恶而一致行动。出处: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语法:攻守同盟偏正式;作宾语;指同伙间的串通合作。示例:战国时期,六国订立攻守同盟,联合抗秦。
- 9 弄巧反拙
- 见“弄巧成拙”。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西子捧心,愈见增妍;丑妇效颦,弄巧反拙。”语法:弄巧反拙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批评场合。示例:欧阳山《苦斗》:“这真是好人难做——弄巧反拙呀!”
- 10 行合趋同
- 行为志趣相同。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语法:行合趋同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誓同生死
- 立誓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儿与吴衙内誓同生死,各不更改。”语法:誓同生死作谓语、定语;指关系密切。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1回:“尤通长咬金五岁,就拜为兄,咬金为弟,拈香八拜,誓同生死,患难扶持。”
- 12 一门同气
- 谓同门兄弟。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他是我一门同气,我怎么不与他出力辨明冤枉。”语法:一门同气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3 与民同乐
-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庄暴见孟子》:“今王四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语法:与民同乐作谓语、定语;指地位高的人。示例:人人都到五凤楼前,端门之下,插金花,赏御酒,国家与民同乐。(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戒指儿记》)
- 14 蝶化庄生
- 化:变;庄生:庄周,战国时思想家。庄周在梦中变成蝴蝶。比喻人生或事物变幻无常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语法:蝶化庄生作宾语、定语;用于感叹人生。示例:唐·白居易《疑梦》:“鹿疑郑相终难辨,蝶化庄生讵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