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飞色舞简介
神飞色舞的意思
解释: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语法:
神飞色舞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神态。
示例:
郭澄清《大刀记》第15章:“儿童团们听了,都神飞色舞,眼笑眉开。”
英语翻译
- 英语:
beam all over one's face <look cheerful; exultant>
神飞色舞相关词语
- 1 鸾飞凤舞
- 形容祥瑞和平的环境。出处:《山海经 海内经》:“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见则天下和。”语法:鸾飞凤舞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况兰亭定武,更宣和书谱,老笔霜花艳吐,写得鸾飞凤舞。(清 吴梅《霜厓曲录 北越调斗鹌鹑 黄蔷薇》)
- 2 祸来神昧
- 昧:昏昧。祸患来了,神志昏乱不清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祖天福十二年》:“鄙语有之:福至心灵,祸来神昧。”语法:祸来神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方东树《大意尊闻·立行》:“若夫祸来神昧,虽亦有之,而不可藉口。”
- 3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出处:元 陆文圭《跋》:“淳祐、景定间,王邸侯馆,歌舞升平,居生处乐,不知老之将至。”语法:歌舞升平复杂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清 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 4 神嚎鬼哭
- 见“神号鬼哭”。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语法:神嚎鬼哭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5回:“今天那贱人忽然嚷起肚子痛来,嚷了个神嚎鬼哭,我见他这样辛苦,便来请先生。”
- 5 漫天飞雪
- 漫天飘雪,形容风雪很大,弥漫了天空。
- 6 喜动颜色
- 因为得到好事物,或听见好消息而高兴欢喜,表情外露,形于颜色。
- 7 舞衫歌扇
- 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出处:宋 苏轼《朝云》:“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语法:舞衫歌扇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方俊官乃作此状,谁信曾舞衫歌扇,倾倒一时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九)
- 8 当行出色
- 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师老爷吃上这袋烟,越发谈得高兴了,道是今年的会墨,那篇逼真大家,那篇当行出色。”语法:当行出色主谓式;作谓语;指在该行业中很优秀。示例:涂了又涂,改了又改,看看终究不能当行出色,急得他抓耳挠腮。(《负曝闲谈》第十一回)
- 9 貌合神离
-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自有此宠复,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对,亦只貌合神离耳。”语法:貌合神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但一从我做了他的党代表之后,便由“志同道合”一变而为“貌合神离”。(郭沫若《涂家埠》)
- 10 尻舆神马
- 同“尻轮神马”。出处:《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成玄英疏:“尻无识而为轮,神有知而作马,因渐渍而变化,乘轮马以遨游,苟随任以安排,亦于何而不适者也。”语法:尻舆神马作宾语;指人随心所欲。示例:果痔木痈除物害,尻舆神马得天全。清·钱谦益《赠建昌痔医黄歧彬》诗
- 11 变脸变色
- 因内心惊、惧、急、怒而改变面色。出处:《小说选刊》1981年第9期:“那知李尚尚一听,就变脸变色地发起脾气来。”语法:变脸变色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心情紧张的场合。
- 12 神怡心醉
- 怡:安适愉快。精神愉快,内心陶醉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7回:“听到后边,一回儿像尽是歌声,一回儿像尽是笛声,真听得神怡心醉。”语法:神怡心醉作谓语、状语;用于人的心情等。
- 13 神安气集
- 精神安定,气息凝集。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五卷:“拿些姜汤灌他,他微微开口,咽下去了;又调些粥汤来灌他,弄了三四更天气,看看苏醒,神安气集。”语法:神安气集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状态等。
- 14 怛然失色
- 恐惧使得人变了神色。出处:宋 苏洵《送石昌舍人北使行》:“闻千马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语法:怛然失色偏正式;作状语;指害怕而失色。示例:借助汽车灯的光亮,我俩看到前边枣树林里有一群狗样的东西在转动,它们眼里闪着绿光,“有狼!”我的副手怛然失色地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