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不旋踵简介
义不旋踵的意思
解释:
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出处:
《魏书·邓至传》:“莫不含怒作色,如赴私仇;茹肝涉血,义不旋踵。”
义不旋踵相关词语
- 1 势不两雄
- 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2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语法:仁义道德作宾语、定语;指旧道德标准。示例: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 3 无征不信
-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出处:《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语法:无征不信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所谓夏礼、殷礼都已文献无征。“无征不信”,故他所重视的是“郁郁乎文哉”的周礼。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二》
- 4 各不相让
- 让:歉让。互不谦让、让步。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3章:“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历)害一天。”语法:各不相让作谓语、宾语;指互不谦让。示例: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历)害一天。(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三章)
- 5 应接不遑
-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 6 自叹不如
- 比喻向高明者折服
- 7 见义勇为
-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语法:见义勇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 8 出奇不穷
- 见“出奇无穷”。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同师。”语法:出奇不穷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 9 谊不容辞
- 犹言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出处:明·杨荣《送陈司业诗序》:“予与光世处三十年矣,谊不容辞,故为序如此。”语法:谊不容辞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应该如此。示例:这一篇,是T先生要我做的,因为那集子要在和他有关系的G书局出版。我谊不容辞,只得写了这一点。鲁迅《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
- 10 至死不屈
- 至:到。到死也不屈服。形容英勇顽强,视死如归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二张援襄》:“贵身被数十创,力不支,遂为生得,至死不屈。”语法:至死不屈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1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出处:《文子·自然》:“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 12 美不胜收
-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出处: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语法:美不胜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示例: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 13 不习水土
- 习:习惯,适应。指不能适应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语法:不习水土作谓语;同“不服水土”。示例:他来到南方,有些不习水土
- 14 男不对女敌
- 男的不与女的争斗。出处:《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