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简介
登高望远的意思
解释: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处:
《荀子 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 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语法:
登高望远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思想。
示例:
郁达夫《住所的话》:“房子亦不必讲究,只须有一处可以登高望远的高楼,三间平屋就对。”
成语造句
- 1.三月清明踏青吟诗摘一片心香,九月重阳登高望远让情思飞扬。
- 2.天气明朗时,登高望远,方圆百里的景物尽收眼底。
- 3.经常登高望远,有助于保护视力。
- 4.在金风拂面,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我们去登高望远。
- 5.爬上山顶,登高望远,只见群山连绵,此起彼伏,美景尽收眼前。
- 6.登高望远,举重若轻;永不放弃,永不认输。
英语翻译
- 英语:
ascend a height to enjou a disant view
登高望远相关词语
- 1 望风而降
- 风:踪影。降:投降。看见敌人的影子便缴械投降。形容军队毫无士气。出处: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自起兵之后,所过城池望风而降。”语法:望风而降作谓语、定语;用于军队等。示例:凌力《少年天子》第七章:“一些州县官望风而降,未必和江南科场案杀人过多无关。”
- 2 远垂不朽
- 永垂不朽。出处: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语法:远垂不朽作谓语、定语;指名声、事迹等。
- 3 万里之望
- 飞翔万里的期望。指有显达富贵的愿望。出处:三国·魏·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 4 柔远怀来
-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出处:唐·张九龄《敕剑南节度使王昱书》:“柔远怀来,在卿良算。”语法:柔远怀来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5 才高八斗
-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语法:才高八斗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示例:左宗棠这人虽然才高八斗,器量却不开阔。(唐浩明《曾国潘》)
- 6 迟回观望
- 同“迟疑观望”。出处:《清史稿·李森先传》:“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语法:迟回观望作谓语、定语;指人不能决断。
- 7 名门望族
- 名门:豪门。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即如家嫂,是名门望族,他本族本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语法:名门望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有名望的人。示例:清·陈忱《水浒后传》第40回:“莫若遍选名门望族,与中土来的文武各官。”
- 8 名高天下
- 比喻全国闻名。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语法:名高天下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全国闻名。示例: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
- 9 举目四望
- 抬起头,放眼四处观望。
- 10 威望素着
- 威望:威信,声望;素:一向;着:明显。一向很有威望。出处:《宋史 宗泽传》:“泽威望素着,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并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民赖以安。”
- 11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出处:三国·魏·曹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语法:道远知骥,世伪知贤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12 舍近求远
-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出处:南朝 宋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语法:舍近求远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可见咱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 13 惟有读书高
- 高:高尚。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出处: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语法:惟有读书高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示例:明·范受益《寻亲记·劝勉》:“有人来就学,不肯好相交,只把家私来比并,不思量惟有读书高。”
- 14 高谈剧论
- 剧:剧烈。高妙空洞而激烈的议论出处:宋·沈瀛《念奴娇》词:“尔汝忘形,高谈剧论,莫遣人来促。”语法:高谈剧论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