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日非简介
国是日非的意思
解释:
国是:国事;非:不是。国家大事一天比一天坏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卷:“自是朝政反复,国是日非,卒至夷虏之祸。”
语法:
国是日非作谓语、定语;用于局势等。
国是日非相关词语
- 1 昼日三接
-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出处:《易·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孔颖达疏:“昼日三接者,言非惟蒙赐蕃多,又被亲宠频数,一昼之间,三度接见也。”语法:昼日三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摘笔摛词,当筵授简,叨陪昼日三接。明·汪道昆《高唐梦》
- 2 裕民足国
-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语法:裕民足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四回:“此数百万金,皆中国裕民足国之资。”
- 3 日久岁深
- 岁:年;深:长久。指时间长久。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云门文偃禅师》:“总是汝把取翻覆思量,看日久岁深自然有个入路。”语法:日久岁深作宾语、定语;指年代久远。示例:你将为常言俗语道‘呼蛇容易遣蛇难’,怕日久岁深,盘费重大。《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 4 求荣卖国
- 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语法:求荣卖国作谓语、定语;指人谋求个人的名利。
- 5 辨日炎凉
- 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出处:《列子 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 6 日月跳丸
- 跳丸:跳滚的弹丸。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出处: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语法:日月跳丸作宾语、定语;用于时间飞逝。
- 7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语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亡国灭种
-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出处:清·严复《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语法:亡国灭种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政治。示例: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在如此的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国民党如果还因循上述的政策不愿迅速改变……。”
- 9 邦国殄瘁
-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出处:《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语法:邦国殄瘁作宾语;指国家病困。示例:清·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邦国殄瘁,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
- 10 国富民丰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语法:国富民丰作谓语、宾语;指国家富强。示例: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 11 国困民穷
- 困:贫困。指国家贫困,人们穷苦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耳赤。”语法:国困民穷作宾语、定语;用于局面等。
- 12 日拙心劳
- 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出处:《尚书·周官》。
- 13 旷日引久
- 犹言旷日长久。出处:《汉书·严助传》:“旷日引久,士卒劳倦。”语法:旷日引久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既除丧矣,而继以疾病,又念心之曲折,造次不足以自达,故旷日引久,而阙然不即叙感,实冀宽大仁明有以容而察之而已。宋·王安石《上富相公书》
- 14 亡国之主
- 亡国时的君主出处:《吕氏春秋·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