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思危简介
于安思危的意思
解释: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
《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语法:
于安思危作谓语、宾语;用于自勉。
于安思危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居安思危
于安思危相关词语
- 1 平平安安
- 没有事故,没有危险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8回:“令兄还在丁公馆里,和丁成同榻宿了一宵,平平安安的回来。”语法:平平安安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安全。示例: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4章:“少平少安,平平安安!这玉厚还会起名字哩!”
- 2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出处: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语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宾语、分句;指后人胜过前人。示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6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小林,老江何必派我来帮助你?”
- 3 舍安就危
-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出处: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语法:舍安就危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世等。
- 4 思前虑后
- 思:思考,考虑;前:原因。反复考虑事情的原因和结果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一回:“只是老朱有些任性,敢作敢为,再不思前虑后,小弟每每与他说好话,他再不肯听。”语法:思前虑后作谓语;形容反复思考。示例:王朔《许爷》:“思前虑后,又兴奋又焦虑,拿不准自己会给这个漂亮的日本姑娘最终留下什么印象。”
- 5 掷果潘安
- 旧时比喻为女子所爱慕的美男子。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语法:掷果潘安作宾语、定语;用于女性爱慕美男。示例:今日为头看,看你个离魂倩女,怎生的掷果潘安。(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
- 6 于心何忍
-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语法:于心何忍作谓语;指不忍心。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倘然葬江鱼之腹,你别娶新人,于心何忍?”
- 7 供过于求
- 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出处: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物之所在市也,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落。”语法:供过于求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人或商品。示例:季羡林《幽径悲剧》:“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
- 8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出处:《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语法:防患于未然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示例: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明 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 9 风木之思
- 比喻父母亡故,不及孝养而生的思念之情。出处: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陵寝纪》:“臣谨以山川形胜、陵宫规制,各为一图,用备九重瞻览,少慰风木之思。”语法:风木之思作宾语;指父母亡故的思念。示例:只是漂流已久,岂无风木之思,伉俪重谐,方有室家之恋。今欲暂归祭扫,后当图效涓埃。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
- 10 国安民泰
- 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语法:国安民泰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
- 11 安老怀少
-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出处: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语法:安老怀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为人处世的美德。示例:诚为枉法营私,原王章所不宥;要知安老怀少,亦圣道之大同。(《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五回)
- 12 殚精毕思
- 殚:竭尽;思:思考。竭尽心力思虑谋划出处:《清史稿·宁完我传》:“臣敢不殚精毕思,用效驽钝。”语法:殚精毕思作谓语、宾语;用于思考。
- 13 嫁祸于人
-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出处:《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语法:嫁祸于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0六)
- 14 民保于信
- 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出处:《左传·定公十四年》:“谚曰:‘民保于信。’吾以信义也。”语法:民保于信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