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简介
防患于未然的意思
解释: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出处: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语法:
防患于未然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
示例:
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明 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成语造句
- 1.出门时,一定要佩戴避雷针,防患于未然。真有一天,被雷劈后,又被车压烂,用勺子往盆里舀尸体时,我们会难过的。
- 2.在安乐时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 3.世上无独有偶的现象多着呢,关键在于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 4.新手开车往往还会犯低级错误,平常犯错事小,出事那是大事。驾车的人应时刻保持高度安全意识,时刻做到防患于未然。
- 5.在安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做到有备无患,或者说是防患于未然。
- 6.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英语翻译
- 英语:
nip in the bud <Destroy the lion while he is yet but a whelp.>
- 俄语:
зарáнее пресекáть беду
- 其他:
<法>se prémunir contre les malheurs éventuels
防患于未然相关词语
- 1 全然不顾
- 是一般指专心地做某事。示例:他大模大样地从我们眼前走过去了,全然不顾大伙的存在!
- 2 后顾之患
-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出处:《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能久驻汉地矣。”语法:后顾之患作宾语;指后方的忧患。
- 3 养痈成患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语法:养痈成患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我们对待缺点错误的态度,应是做坚决的斗争,决不能养痈成患。
- 4 昭然可见
- 昭然:明白的样子。指明明白白,可以着见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语法:昭然可见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羽毛未丰
- 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丰:丰满)。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语法:羽毛未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但这好象“中日亲善,同存共荣”之说,从羽毛未丰的无产者看来,是一种欺骗。(鲁迅《二心集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 6 卖恶于人
- 把坏事推给别人。出处:《宋书·蔡廓传》:“与人共计议,云何裁转背便卖恶于人。”
- 7 毛骨竦然
-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语法:毛骨竦然作定语、状语;指十分恐惧。示例: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巴金《春》
- 8 厝薪于火
- 厝:同“措”,放置;薪:柴。置柴堆于火之上。比喻潜伏着极大危机出处:《清史稿·诸王》:“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语法:厝薪于火作宾语、定语;比喻隐藏极大的祸患。
- 9 昂然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
- 10 难于上青天
-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出处:唐 李白《蜀道难》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语法:难于上青天作谓语、定语;指十分困难。示例: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5章:“艰难的情况,真比‘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还要难。”
- 11 冁然一笑
-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出处:清·汪琬《序》:“然后徐展此图,以校其人物风景相似与否,夫也将为之冁然一笑也。”语法:冁然一笑作谓语;指笑。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我保险不会再遇到。’说罢冁然一笑。”
- 12 憬然有悟
-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出处:《诗经 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朱熹:“憬,觉悟也。”语法:憬然有悟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这在曹雪芹自不免奇怪,再从头想一想,他刚才守口如瓶的那种诡秘神态,憬然有悟。高附《曹雪芹别传》
- 13 供过于求
- 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出处:梁启超《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凡物之所在市也,供过于求,则价格下落。”语法:供过于求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人或商品。示例:季羡林《幽径悲剧》:“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
- 14 于心何忍
- 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语法:于心何忍作谓语;指不忍心。示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倘然葬江鱼之腹,你别娶新人,于心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