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未丰简介
羽毛未丰的意思
解释:
小鸟的羽毛还没有长全(丰:丰满)。比喻尚未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
语法:
羽毛未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示例:
但这好象“中日亲善,同存共荣”之说,从羽毛未丰的无产者看来,是一种欺骗。(鲁迅《二心集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成语造句
- 1.李本旭在居住的小区里发现了羽毛未丰的四只麻雀,没有一点羽毛,嘴巴边缘还是黄黄的。
- 2.你羽毛未丰,切勿轻举妄动啊!
- 3.这个羽毛未丰的年轻人,努力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 4.他羽毛未丰,社会经验尚待磨练。
- 5.我队成军不久,羽毛未丰,还须多加练习。
- 6.他还是羽毛未丰的孩子。
成语故事
- 出处《战国策。秦策—》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谋略。学习结束后,周游列国,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国谋略能获得君王们的接纳。秦是西方的大国。凭借有利的地理环境,发展农业,国力逐渐强盛。但在当时,实国尚不能与其它大国抗衡。苏寿秦这次远游秦国,是要说动秦王,与函谷关以东的—些国家联合,同其他的国家联盟作较量。但是秦惠王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而是说:“我们秦国现在就像一只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要想展翅高飞那是不行的。先生你迢迢千里来到这里开导我,我很感激。至于称霸争帝的事,我希望在以后的适当时机,再聆听你的高见。”在秦国耗费了所有资财,上书十多次,但仍未说动秦王。苏泰无奈,只得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这时的苏秦,也就犹如羽毛未丰的小鸟,无法振翅飞于那动荡的政治舞台。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feather is not yet fully grow.
羽毛未丰相关词语
- 1 毛骨竦然
-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语法:毛骨竦然作定语、状语;指十分恐惧。示例: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巴金《春》
- 2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二》:“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语法:爱毛反裘联合式;作谓语;形容本末倒置的愚昧人。示例:《魏书·高祖纪上》:“玄秋淫雨,洪水为灾,百姓嗷然,朕用嗟愍,故遣使者循方赈恤。而牧守不思利民之道,期于取办,爱毛反裘,甚无谓也”
- 3 羽扇画水
- 指 东晋吴猛 以白羽扇画水渡 江 的传说。《晋书·艺术传·吴猛》:“﹝ 吴猛 ﹞年四十,邑人 丁义 始授其神方。因还 豫章 , 江 波甚急, 猛 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事亦见 晋干宝 《搜神记》卷一。
- 4 片光零羽
-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出处:黄远庸《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又中山政见,亦仅片光零羽,见于报章。”语法:片光零羽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5 丰俭由人
- 不管贵的还是便宜的都由你做决定
- 6 挑毛拣刺
- 故意挑剔毛病。语法:挑毛拣刺作谓语、定语;指挑剔。示例:你别挑毛拣刺就算不错了
- 7 颊上三毛
- 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语法:颊上三毛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示例: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待画个岭上孤松,当做颊上三毛。”
- 8 更仆未罄
- 换了几班侍者,谈话仍没有结束。出处:明·徐光启《刻紫阳朱子全集序》:“此真是非邪正,深言之即更仆未罄。”
- 9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语法:鸡毛蒜皮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毫无价值的东西。示例:他们是为了报答你的恩情,才送给你;你倒说是鸡毛蒜皮。(孙犁《石猴——平分杂记》)
- 10 谦让未遑
- 遑:闲暇。谦让都来不及。指不好意思接受别人的推崇。出处:《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遑)也。”语法:谦让未遑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 11 不丰不杀
-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语法:不丰不杀联合式;作谓语;形容不多不少正合适。示例:“宫门费”不丰不杀,按股匀分,倒也相安无事。(高阳《胭脂井》)
- 12 死了张屠夫,不吃混毛猪
- 俗语。比喻少了某人或某种条件,照样能办好事情。
- 13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出处:《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语法:防患于未然作谓语、宾语;指在事故发生前防范。示例: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明 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 14 未焚徙薪
- 在火患之前就先将柴薪搬开。比喻防患于未然。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这枢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晓得临渴掘井,那会得未焚徙薪?”语法:未焚徙薪作谓语、定语;用于事先预防。